
咒骂。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其诽谤駡诅者,有先断其舌。”
“駡诅”是由“駡”(同“骂”)和“诅”(诅咒)组成的复合词,指既辱骂又诅咒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诅”的本义
根据《说文解字》,“诅”意为通过言语祈求神灵降祸于人(“詶也”),常见于古代祭祀或巫术场景。例如《左传》记载郑庄公“以诅射颍考叔者”,即通过诅咒惩罚暗害颍考叔的凶手。
“駡诅”的复合含义
“駡诅”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言语攻击与诅咒结合的词汇,兼具情感宣泄与巫术性质,多见于历史文献对诽谤、巫蛊等行为的记载。需注意,现代汉语中此类行为多分化为“辱骂”与“诅咒”两个独立概念。
骂诅(拼音:mà zǔ),是一个中文词汇,常用作动词,意为谩骂、诅咒、恶言谩骂他人或谴责、斥责他人的行为。
骂诅的拆分部首是马(mǎ),共有15个笔画。
骂诅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当时人们在表达愤怒、不满或对他人恶意谩骂时常使用这个词。
骂诅的繁体形式是「罵詛」。
在古代,「骂诅」的汉字写法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写作如何需要参考古代文献和碑刻。
1. 他对别人总是口出恶言,经常骂诅别人。
2. 尽管受到了诅咒与骂骂咧咧的言语攻击,她仍然保持谦和的态度。
1. 近义词:谩骂、诅咒、辱骂、斥责。
2. 反义词:称赞、褒奖、褒扬、欣赏。
1. 骂诅他人
2. 受到骂诅
3. 骂诅的言辞
4. 骂诅不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