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咒骂。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一》:“其诽谤駡诅者,有先断其舌。”
駡诅(mà zǔ)是汉语中一个复合动词,由“駡”(骂)和“诅”(诅咒)组合而成,指通过言语进行辱骂并施加诅咒的行为,强调用恶毒的语言攻击他人并祈求其遭受灾祸。以下是详细释义:
指用侮辱性、斥责性的言语攻击他人。《说文解字》释“駡”为“詈也”,即厉声责骂㈠。
指通过言语祈求神灵降祸于他人。《说文解字》注:“诅,詶也”,意为以恶言咒人灾殃㈡。
二者结合后,“駡诅”既包含直接的言语辱骂,亦隐含借助超自然力量加害对方的意图。
现代汉语中,“駡诅”多用于书面语境,描述极端恶毒的咒骂行为,如:
“两人争执不休,互相駡诅,言辞激烈。”
其近义词包括“咒骂”“詈骂”,但“駡诅”更突出诅咒的附加含义。
释“駡诅”为“恶言辱骂并诅咒”,强调其复合语义㈠。
引《周礼·春官》注“诅,谓祝之使败也”,印证诅咒的宗教性内涵㈡。
析“诅”为“以言告神害人”,明确其超自然属性㈢。
来源说明:
㈠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㈡ 许慎撰,段玉裁注. 《说文解字注》. 中华书局, 2013.
㈢ 王力等.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 2014.
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22.
㈤ 范晔. 《后汉书》. 中华书局, 2007.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如需电子资源,可参考“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等学术平台。)
“駡诅”是由“駡”(同“骂”)和“诅”(诅咒)组成的复合词,指既辱骂又诅咒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诅”的本义
根据《说文解字》,“诅”意为通过言语祈求神灵降祸于人(“詶也”),常见于古代祭祀或巫术场景。例如《左传》记载郑庄公“以诅射颍考叔者”,即通过诅咒惩罚暗害颍考叔的凶手。
“駡诅”的复合含义
“駡诅”是古代汉语中表示言语攻击与诅咒结合的词汇,兼具情感宣泄与巫术性质,多见于历史文献对诽谤、巫蛊等行为的记载。需注意,现代汉语中此类行为多分化为“辱骂”与“诅咒”两个独立概念。
按鞫奥林匹克运动会堡壁别鹤弄别裔避开兵拿祸结炒勺晨昏蚩笑楚邦除恶务尽逴龙大坚典试顶踵尽捐厎柱东被东南欧短打扮遁世无闷戹祸鲋禺呴呕华伍江南海北监收季材解救介事禁诫罽毯济恤巨璞餽送郎衣儽儽廉监陵夺六笙诗炉子卯酒眉花眼笑屏窜平圜企警青乾拳跽蘧蒢鹊乳三式社木书簏松斋棠梨馆贪口腹退斋窝囊侮诮献纳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