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按察僉事等佐贰官。 明 李东阳 《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 浙江 天下首,宪副视僉佐秩加重。”
“佥佐”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历史文献中,具体解释如下:
“佥佐”指按察佥事等佐贰官,属于古代官职体系中的副职或辅助官员,常见于明清时期的监察机构(如按察使司)。
词源与构成
历史用例
明代李东阳在《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中提到:“浙江天下首,宪副视佥佐秩加重。” 这里的“佥佐”即指按察佥事等副职官员。
与其他解释的辨析
有部分资料将“佥佐”解释为“同心协力”(如成语),但这一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可能是现代误读。主流观点仍以官职含义为准。
“佥佐”主要用于历史语境,指监察机构中的副职官员。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官职职能,可参考《明史·职官志》等文献。
佥佐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中,意思是一同辅助、协助。下面将为您提供该词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佥佐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人(亻)」和「从」。它的总笔画数为9,其中「人(亻)」部首的笔画数为2,「从」部首的笔画数为5,「佥佐」的总笔画数即为2+5=7。
佥佐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僖公十九年》中,原意是一同辅佐、协助。后来,这个词逐渐成为了一种社会职务称号,特指即位君王时作为辅助者的官员。
繁体字佥佐的写法为「僉佐」。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佥佐的写法稍有不同。其中,「佥」字写作「又門人」,「佐」字写作「又隹」。
1. 志士们佥佐国家建设,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2. 各位领导同志应该佥佐群众,努力推动社会进步。
佥力(协同努力)、佥心(合作心思)、佥谋(共同策划)、佥力同心(齐心协力)。
协助、辅助、合作、合力。
独断、自负、独力、独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