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膳食。《晋书·石崇传》:“丝竹尽当时之选,庖膳穷水陆之珍。”
“庖膳”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庖膳(拼音:páo shàn)指膳食,即日常饮食或宴席中的饭菜。该词由“庖”(厨房、厨师)和“膳”(饭食)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为“厨房准备的饮食”。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词在古籍中的用例,可参考《晋书》相关章节或权威词典。
庖膳(páo shān)指的是古代宫廷中专门负责烹调的部门。也可以泛指负责烹饪的厨师或烹调工作。
庖字由“广”和“火”组成,广是左边的部首,火是右边的部首,它的笔画数为广(3画) + 火(4画) = 7画。膳字由“⺼”和“更”组成,⺼是左边的部首,更是右边的部首,它的笔画数为⺼(4画) + 更(3画) = 7画。
庖膳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礼·军师术》。繁体字中,“庖”和“膳”都保持不变。
古代汉字的写法主要有小篆、隶书等,庖膳在古代的写法略有差异。小篆写庖字时,庖的上部为“⿰曲人”,底部为“⿳广刂口”,而膳字的古代写法为“⺼更”。
1. 宫廷的庖膳师傅技艺高超,能烹饪出各种美味佳肴。
2. 这家餐馆的庖膳师手艺精湛,生意一直很火爆。
庖膳组词示例:庖厨、庖丁、膳食、膳房。
近义词:烹饪、烹调、烹制。
反义词:食客、顾客、食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