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骨取髓”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指敲碎骨头、取出骨髓的极端行为,字面形容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的动作。
禅宗求道精神
源自佛教禅宗,比喻修行者为追求真理不惜自残身体。如《祖堂集·达摩和尚》记载古人求法时“敲骨取髓,刺血图像”,强调以极端苦修证悟佛法。
社会批判隐喻
引申为对剥削行为的控诉,形容统治者或剥削者以残酷手段榨取他人利益,与“敲骨吸髓”“吸髓吮脂”等成语含义相近。
最早见于禅宗典籍,后扩展至社会批判领域。例如《祖堂集》中的求道典故,明清文学中逐渐用于描述经济剥削现象。
敲骨吸髓、刮骨吸髓、槌骨沥髓(均含残酷剥削之意)。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权威典籍和现代语义演变,具体使用需结合语境。如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案例,可参考、4的来源资料。
敲骨取髓,意为深入剖析,追求事物本质的含义。它常用来形容人们在解决问题或研究某个领域时,进行彻底分析和深入探究的过程。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敲骨取髓》这个词的拆分部首是手(扌)和骨(骨),其中“手”是左手的意思。“手”在《辞源》中的解释是指用手按、握、拿、击等。而“骨”的解释是指骨头、人体骨架或事物本质。
根据部首和笔画的拆分,可以知道《敲骨取髓》这个词的总笔画数是26划。
来源:
《敲骨取髓》一词来源于古代医学中的手术方式。古代医生在治疗某些疾病时,会通过敲打病人体表,从而观察病人的一些反应,以便更好地诊断疾病。其中“敲”就是指医生用手轻敲病人的身体,而“骨取髓”则意为通过敲击病人的骨头来探查疾病的来源和根本。
繁体字:
《敲骨取髓》的繁体字为「敲骨取髓」,没有太大的改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敲骨取髓》这个词的古代汉字写法为「敲骨去髓」,去字的意思是去除、除去。
例句:
1. 他是一位心理学家,擅长敲骨取髓地分析人们的内心世界。
2. 这本书从各个角度敲骨取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复杂的经济问题。
组词:
敲破、骨折、取证、取舍、髓液
近义词:
深入剖析、详尽分析、入木三分
反义词:
表面了解、肤浅认识、一知半解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