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签书的意思、签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签书的解释

(1).签字署名。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右丞 许将 既随众签书进拟,而復论奏其不便,因此进拟文字,为圣旨所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往时执政签书文字,卒著帽衣盘领紫背子,至 宣和 犹不变也。”

(2).官名。 宋 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 宋 人因避 英宗 ( 赵曙 )讳,改作“签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师保辅相·签枢》:“又《宋朝会要》曰, 太平兴国 四年正月以 石熙载 为枢密直学士,签署枢密院事。签书之名,自此始也。 治平 中避 英宗 嫌名,改曰签书。”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宋史》枢密院又有此称,谓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则枢密使及知院事犹今之军机大臣,而同知副使、签书犹今之军机章京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签书”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签字署名(动词)

指在文件、书籍或信件上签署姓名以示确认,源于古代官员和文人的文书处理习惯。宋代文献中多次出现该用法:

  1.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提到,未经官员共同签书的文书不得施行;
  2. 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了执政官员签书文书时的服饰规制。

二、宋代官职(名词)

为枢密院副职,属军事要职:

  1. 起源: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始设,初名「签署」,因避宋英宗赵曙名讳改为「签书」;
  2. 职责:协助枢密使处理军事文书,相当于现代国防部副部长级职位;
  3. 案例:南宋高宗曾因不当提拔王渊任签书枢密院事引发兵变。

拓展说明

现代语境中多沿用第一层含义,常见于书籍签售等场景。如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可查阅《事物纪原》《宋史·职官志》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签书

《签书》是指在书籍或文件上签署自己的姓名、印章以示认可、证明或所有权的行为。这是一种古代的文化传统,现在依然在一些场合中广泛应用。

拆分部首和笔画

《签书》的部首是“⺘”,共有20画。按照笔画顺序拆分,可以分为“⺘”、“一”、“一”、“丨”、“丨”。

来源和繁体

《签书》这个词的源自古代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的契约文书。在繁体中,它的写法是「籤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中,字形更加简化。《签书》的古字形为「䉿書」,其中的部首「䉿」分为6画,而「書」则和现代相同,共有10画。

例句

1.他在收到礼物后,在书上签了个名。
2.我喜欢在我买的书上请作者签名。
3.这本书是作者亲自签的字。

组词

签名、签字、签约、签发、签订、签署

近义词

批准、认可、证明、印证、确认

反义词

拒签、否决、驳回

别人正在浏览...

百离霸略宝埒宝珠山茶备位充数褊宕边防站边陇别拗不倈出头露面此后撺调大大小小打花脸代及断缣零璧对属非薄飞盏敷求观兵果木何足挂齿皇业护持徽尘嘉禾舞架势屐屩居然隆盼妙年谬浪木禺捏定胚腪喷溢飘洋过海疲庸僻陬起立青帘七子八壻射柳笙弄涉人狮负守雌殊奇贪陋讨测同参同学祥和小歌词小户人家下台谢掾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