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签书的意思、签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签书的解释

(1).签字署名。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凡文书非与长吏同签书者,所在不得承受施行。” 宋 苏辙 《乞定差管军臣僚札子》:“右丞 许将 既随众签书进拟,而復论奏其不便,因此进拟文字,为圣旨所却。”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往时执政签书文字,卒著帽衣盘领紫背子,至 宣和 犹不变也。”

(2).官名。 宋 代枢密使的副官,掌管办理军事文书事宜。本作“签署”, 宋 人因避 英宗 ( 赵曙 )讳,改作“签书”。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师保辅相·签枢》:“又《宋朝会要》曰, 太平兴国 四年正月以 石熙载 为枢密直学士,签署枢密院事。签书之名,自此始也。 治平 中避 英宗 嫌名,改曰签书。”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军机处职官古称》:“《宋史》枢密院又有此称,谓枢密使、知院事,佐天子执兵政。而同知副使、签书为之贰。则枢密使及知院事犹今之军机大臣,而同知副使、签书犹今之军机章京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签书"是现代汉语中的多义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历史官职和书写行为两个维度解析:

一、历史官职职能 宋代设置的"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属州府佐吏,主要职责为协助处理司法文书与政务裁决。据《宋史·职官志》记载,该职级位列通判之下,承担"签署文书、参议刑狱"的具体工作,具有司法监督和行政复核双重职能。

二、书写行为释义 作为动词短语使用时,特指在文件或著作上署名确认的行为。《汉语大词典》释义包含三个层级:

  1. 基础动作:执笔书写署名
  2. 法律效力:经签署产生法定约束
  3. 艺术延伸:书法作品中的题跋落款

该词汇自元代起出现语义泛化现象,明代文献中已扩展至公文批注领域,清代则进一步衍生出"签书押字"的契约确认用法。现代汉语中仍保留着"签署书信""签书协议"等规范性用法。

网络扩展解释

“签书”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签字署名(动词)

指在文件、书籍或信件上签署姓名以示确认,源于古代官员和文人的文书处理习惯。宋代文献中多次出现该用法:

  1. 欧阳修在《归田录》中提到,未经官员共同签书的文书不得施行;
  2. 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了执政官员签书文书时的服饰规制。

二、宋代官职(名词)

为枢密院副职,属军事要职:

  1. 起源: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始设,初名「签署」,因避宋英宗赵曙名讳改为「签书」;
  2. 职责:协助枢密使处理军事文书,相当于现代国防部副部长级职位;
  3. 案例:南宋高宗曾因不当提拔王渊任签书枢密院事引发兵变。

拓展说明

现代语境中多沿用第一层含义,常见于书籍签售等场景。如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可查阅《事物纪原》《宋史·职官志》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拜手败朽北朔殡穸姹娅晨祼存货蹴毬大割的对德音莫违谛语夺锦恶宾風火墻覆车继轨更阑恭桶鹳鷒龟币覈正宏才捡幅简恣家用塉薄矶激浸熏赳桓计相局蹐跼缩糠糟科经空首亏折灵地媒妇门阀谋克炮牺坯布譬晓青及琼笈熔炉散乐三趾善富尚可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山溪少年子收尾霜塘四辅四礼孙行者陶母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