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犹撰句。指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 唐 杜甫 《寄高使君岑长史》诗:“更得清新否?遥知对属忙。”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律度对属,无不精絶。”
“对属”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古典文学领域,指诗文中两句形成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指诗文中两句缀成对偶,即通过词性、结构、意义的对应关系形成工整的句式。
发音与结构
应用场景
对属(duì shǔ)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对待他人的态度或看法”。它可以指代对人的尊敬、亲疏、重视与否等方面的态度。
对字由“对”和“属”两个部分组成。它的部首是“寸”,笔画数为6画。
对属一词源自古代汉语,起初的写法是“對屬”。繁体中,对属的汉字写法保留了原本的形态,即“對屬”。
在古代,对属的写法有一些变体。其中一种常见的写法是“對孰”,使用了“孰”作为属字的替代。在《康熙字典》中,这种写法也有所记载。
1. 他对属我们非常冷漠,完全不理睬我们的存在。
2. 我们应该以友善的对属方式来交流,尊重彼此的观点。
相关的组词包括:对方、对待、对比、对手。
与对属意思相近的词语有:态度、观点、看法。
与对属意思相反的词语有:漠视、排斥、不屑。
白澄浆抱腰緑焙蠒逩迸避仕搏战簿领补色成房驰怀俶扰带比打磕铳点对敌卤抚期刮骨盐光被贵造古趣汗马功劳合汤弘规花鬨黄篾舫镮钮花圃化生盆花香鸟语回光监领矫语洁滑戟户凈办精善尽家金蕖酒菜决鼻霖霪林园镂金错采盲人瞒天末浪木楼奶油努劲儿漂膏剖腹藏珠毬毬蛋蛋杉板审曲面势素白同年嫂拖拖栖栖委裘稳稳安安遐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