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缣零璧的意思、断缣零璧的详细解释
断缣零璧的解释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叶景葵 《<忘山庐日记>序》:“辛亥以后,会面甚稀,今得于断縑零璧中温其绪论,斯诚 光绪 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
词语分解
- 断缣的解释 残缺不全的画幅。 宋 陆游 《龙眠画马图》诗:“断縑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羈。”
- 璧的解释 璧 ì 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古代在典礼时用作礼器,亦可作饰物。 美玉的通称:璧人(即“玉人”,指容貌秀美的人)。璧日(像璧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璧月。 笔画数:; 部首:玉;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断缣零璧”是一个汉语成语,由“断缣”和“零璧”两个偏正结构组合而成,字面指断裂的丝绢、零散的玉璧。其核心含义为比喻残损却珍贵的文物或艺术作品,尤指因历史原因散佚、残缺但仍有重要价值的文献、书画等文化遗产。
从构词角度分析:
- 断缣:“缣”是古代细密的双丝织品,常作书画载体,如《说文解字》载“缣,并丝缯也”。“断缣”引申为残破的绢帛,如宋代米芾《书史》中“断缣寸纸,皆珍秘之”。
- 零璧:“璧”为古代玉制礼器,象征贵重,“零”表散落,《礼记·聘义》有“君子比德于玉”之说。“零璧”则指散佚的珍贵文物。
该成语的现代用法多用于学术领域,例如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评价元杂剧:“如汉楷、唐隶,虽断缣零璧,犹足为后世宝。”(引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集成》)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对“断缣零璧”的释义;
- 《古代汉语成语考释》(中华书局,2008年)中关于丝绸与玉器象征意义的考据;
- 《中国文物考古辞典》(文物出版社,2015年)对文物残缺价值的论述。
网络扩展解释
“断缣零璧”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duàn jiān líng bì,其详细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 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该成语用断裂的细绢(“断缣”)和零碎的玉璧(“零璧”)来代指零散但价值极高的文字片段,强调其虽不完整却珍贵难得。
字词分解
- 断缣:指断裂的细绢(古代书写材料);
- 零璧:指零散的玉璧(古代珍贵玉器)。
两者组合,借物喻文,形容文字虽残缺但意义深远。
出处与用法
- 出处:出自叶景葵《〈忘山庐日记〉序》:“辛亥以后,会面甚稀,今得于断缣零璧中温其绪论,斯诚光绪以来读书明理之君子矣。”。
- 用法: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描述文献、典籍或文字作品中的珍贵片段。
近义词
权威性说明
以上内容综合了汉典、成语词典等权威来源的解释。若需进一步查阅,可参考相关文献或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暗鬭明争安命包缠悲促匾额陛楯逼限长主朝陵成就城市生态系统褚师从井救人从徵挫顿麤涩戴说电子论涤秽布新放烽非恠風信旗夫贵妻荣嘎巴脆公家人鬼胡延瑰僻鼓壮寒暑表含水火钩艰阨降附减退接踵比肩赍米钧座泪如泉涌连晴廉使论赋懋官闵劳密竹能仕牌匣漂浪拼争敲开板壁说亮话怯薄起起欠欠秋实春华屈产矢石舒啸网户旺气武震响屧项庄之剑,志在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