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浅局的意思、浅局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浅局的解释

(1).谓见识、才能等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谨拜表以闻,并呈牋草,惧於浅局,追用悚息。”《晋书·明帝纪》:“鉤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隋书·文学传·潘徽》:“末有 李登 《声类》、 吕静 《韵集》,始判清浊,纔分官羽,而全无引据,过伤浅局,诗赋所须,卒难为用。”

(2).犹狭窄,不宽广。《文馆词林》卷一五七引 晋 曹摅 《赠王弘远》诗:“穷巷湫隘,环堵浅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浅局,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字义与古籍用例来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两层意思:

  1. 狭隘的见识或短浅的谋略

    • 字义解析:
      • 浅: 本义指水不深,引申为程度不深、时间短、见识少、肤浅等。《说文解字》:“浅,不深也。”
      • 局: 本义指局促、狭小,引申为器量、见识、谋略的范围或限度。《说文解字》:“局,促也。” 引申有“器量”、“见识”、“谋略”之意(如“格局”、“器局”)。
    • 词义合成: “浅”修饰“局”,意指见识、谋略、器量的范围狭小、程度不深。形容人目光短浅,缺乏深远的考虑或宏大的规划。
    • 古籍用例:
      • 《晋书·姚泓载记论》:“浅局之才,无足扶其危殆。” (意思是:见识短浅、才能有限的人,不足以挽救其危亡的局面。)此例中,“浅局”直接形容人的才能和见识不足。
  2. 指见识短浅或器量狭小的人

    • 引申用法: 由形容“见识/谋略”本身,引申为指代具有这种特质的人。这是一种以抽象特征代指具体人物的修辞手法。
    • 古籍用例:
      • 宋代周密《癸辛杂识后集·成均旧规》:“时人有语曰:‘成均四妙:浅局、潘马、香刘、辣吴。’” (这里的“浅局”与潘某、马某、刘某、吴某并列,显然是指某个具体的人,其特点被概括为“浅局”,即见识短浅或器量狭小。)

“浅局”的核心含义是指见识狭隘、谋略短浅或器量狭小。它既可以作为形容词描述这种特质本身(如“浅局之才”),也可以作为名词指代具有这种特质的人(如“成均四妙”中的“浅局”)。该词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常用于批评或评价他人缺乏远见和胸襟。在现代汉语中,此词已非常罕用,主要出现在古籍阅读或相关研究中。

参考来源依据:

网络扩展解释

“浅局”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一、基础释义

  1. 见识或才能的局限性
    指人的认知、能力等被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缺乏深度或广度。例如《三国志》中周鲂的“惧于浅局”,即自谦见识不足。
  2. 空间或格局的狭窄
    形容环境、处所等不够宽广,如晋代曹摅诗句“环堵浅局”描述居所狭小。

二、引证与用法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如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学术讨论或对古籍的解读。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具体出处,可参考、5中的词典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捱延闇瞀百足之虫,断而不蹶并世无两簿讼草裀颤悸禅谈弛缓尺籍酬荅导款大秦耑耑遁弃多宝塔碑恩隐贡主鲑膳鼓厉骸筋狐肷怙顽不悛剪贴嗟惋机慧金奏酒话寄庑军列凯旋龙醢祃禂密教鸣佩潘生泼男泼女潜寂千妥万妥秋胡戏起征热赶人潮润格善始善终韶光蜀姜说漏嘴天函佻宕提要钩玄同社五父乡董详熟先花后果夏气霞肆悉备膝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