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贉的意思、签贉的详细解释
签贉的解释
指保藏的书籍。籤,固定线装书封套的细小签子。贉,书册封套上贴绫之处。 清 洪梧 《云山阁藏书次山尊学士韵》:“幸知我,漂蓬无籍,道湖山送老不须回。怕説邱原零落,籤贉空排。”
词语分解
- 签的解释 签 (簽③签⑥籤) ā 亲自写姓名或画上符号:签名。签字。签到。签发。签收。签署。签押。签订。 简要地写出意见:签注。签呈。签证。 用竹木等物做成的细棍或片状物:牙签儿。 书册里作标志的纸片或其他物体
- 贉的解释 贉 à 买东西预先付钱。 书册或字画卷首贴绫处。亦称“玉池”。 笔画数:; 部首:貝;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签贉”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特指古代书籍或字画卷册上用于题写标签或标记的镶贴边条。其具体含义可拆解如下:
-
字义分解与合成
- 签(簽/籤):本指作为标识的小竹片或小纸条,引申指标记、题写。在书籍装帧中,“签”常指贴在书册封面或卷轴上的题名标签(即“浮签”)。
- 贉(dàn):本义指买东西预先付的定金。在古籍文献与书画装裱术语中,“贉”特指卷册或手卷前后用于保护内容或供题跋的空白镶边(又称“玉池”、“引首”或“拖尾”的部分)。它位于天头(最上方的装饰部分)与画心(主要内容)之间。
- 合成义:“签贉”即指粘贴在书籍、卷册封面或“贉”(镶边)上的题签或标签。它通常是一个小纸条或小绢条,上面书写书名、卷次、篇章名或简要说明,贴在封面、书脊或卷轴引首部位,便于识别和检索。
-
功能与文化背景
“签贉”是传统书籍装帧(尤其是线装书和卷轴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人对书籍保护和使用的精细考究。它不仅具有实用的标识功能,其材质(如纸、绢)、书写(名家题签)、粘贴位置等也常带有艺术性和收藏价值,是古籍版本鉴定和书画装裱研究的细节之一。
-
文献依据
该词可见于古籍记载及版本学、图书馆学著作。例如:
- 清代学者叶昌炽在其记录藏书家事迹的著作《藏书纪事诗》中提及藏书家对书籍“签贉”的重视。(来源:叶昌炽《藏书纪事诗》相关记载,可参考中华书局或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 现代版本学家黄永年在《古籍版本学》等著作中,讨论古籍形制时亦会涉及“签贉”作为书籍外部特征之一。(来源:黄永年《古籍版本学》,江苏教育出版社或相关学术出版社)。
- 图书馆学、古籍保护领域的专业文献在描述古籍修复或著录项目时,常将“签贉”列为需要记录和研究的元素。(来源: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规则或相关古籍著录国家标准/行业规范)。
“签贉”是附着于古籍封面或卷轴镶边(贉)上的题写标签,兼具实用标识功能与艺术价值,是研究中国传统书籍装帧艺术和古籍版本的重要术语。
网络扩展解释
“签贉”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传统线装书籍的装帧结构。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
词义解析
- 签:指线装书封套上用于固定书页的细小签条(类似现代书籍的装订线或标签)。
- 贉:指书册封套上贴绫(丝绸类装饰布料)的位置,兼具保护与装饰功能。
-
整体含义
合称“签贉”,代指装帧考究的藏书,尤其强调古籍保存的精细工艺,例如清代洪梧在《云山阁藏书次山尊学士韵》中写道:“签贉空排”,暗喻藏书虽精美却无人问津的寂寥。
-
使用背景
该词属于生僻古语,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多见于古籍文献或对传统书籍装帧的研究中。其核心意义与“书籍装潢”“古籍保护”相关联。
参考资料
- 定义来源:爱站小工具(高权威)、HttpCN词典(高权威)。
- 其他网页()内容重复且权威性较低,未采用。
别人正在浏览...
绷褯草莱察验床帏大放厥词顶撞渎货反意返真元桴应干大高会肐揪鬼脸汗流至踵蠚麻鸿庠鸿作后嗣槐简虎队籍礼惊魄井田制救护记注官开善扣屎盔子刳舟剡楫历阶临别赠语凌节面面相覩谟断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逆涛匹马一麾平杂迫临潜山隐市啓陈勤能穷地日月重光三朝三日曲水擅便山城哨骑少焉射日兽害探亲帖子词头蝨讬躯土壤母质晚唐体无他硝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