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贪污财物。《世说新语·德行》“ 谢公 夫人教儿,问太傅”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太尉 刘子真 清洁有志操,行己以礼,而二子不才,并瀆货致罪, 子真 坐免官。”《旧唐书·懿宗纪》:“而负恩已甚,瀆货是求,叨荣苟幸於一时,遗患遂逾於积岁。” 宋 王禹偁 《监察御史朱府君墓志铭》:“﹝ 宗维忠 ﹞有白金数千两……公亲劾之,其实家财无赃污状,惟 忠 请自诬,以脱繫狱,公不许,刺问履歷,未尝有瀆货事,乃请原其罪。”
“渎货”是汉语中较为生僻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贪污财物”或“利用职权非法获取利益”,通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法律文书中。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渎”有“轻慢、滥用”之意,“货”指“财物”,组合后强调以不正当手段侵占财物,带有道德谴责和法律违规的双重性质。例如《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黩货无厌”,其中“黩货”与“渎货”意义相通。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在法律类文献中偶见引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对贪污罪的定义中,隐含了“渎货”行为的具体表现(来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官网)。此外,《说文解字注》从汉字演变角度指出,“渎”字本义为沟渠,后引申为“轻慢、混乱”,与“货”结合后形成贬义复合词(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修订版)。
“渎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渎货(拼音:dú huò,注音:ㄉㄨˊ ㄏㄨㄛˋ)指贪污财物,通常用于描述官员或掌权者利用职权非法敛财的行为。
如需更全面的释义或例句,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文言词典。
按兵束甲霸上闭门扫轨侪好晨参暮礼持正抽丝春风夏雨大家数大貉小貉道德义务翻衾倒枕风毛傅粉何郎负类反伦负伤腐胁疾槁卧槁葬公报私雠归飞豪豨合流画石火绒草虎闱椒茶椒芳卷帘格骏桀科简苛殃老窝绿云马罗披溟濛谬托知己槃散偏迥贫旅悄静颀大清防却鼠刀三缄其口傻蛋石楼守价收索霜骨刷涕司法四京损怀陶碌铁纱嚣哄小立牺皇锡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