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不具的意思、不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不具的解释

(1)

 

[inexhaustive]∶不一一详说(旧时书信结尾用词)

余容面叙,不具

(2)

 

[incomplete]∶散失不完备

旧籍散亡,典章不具

详细解释

(1).不齐备;不完备。《墨子·七患》:“此皆备不具之罪也。”《后汉书·祭祀志上》:“ 建武 元年已前,文书散亡,旧典不具。” 宋 王君玉 《国老谈苑》:“ 质 家迎奉器皿不具。”

(2).书信末尾常用语,犹言不详备。 晋 王羲之 《万石帖》:“云当有旨信,迟望其至,僕劣劣,故遣不具,还具示 王羲之 。”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与安东诸军州书》:“寻当更使人续往,先此不具。”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以视名实俱丧,为天下笑者何如者?书此。敬问起居。不具。”参见“ 不备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不具"在现代汉语中主要有两层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1. 书信结尾的谦辞:

    • 含义:表示书信内容到此为止,不再详述或不再一一细说。常用于书信末尾署名之前,是一种表示恭敬、谦虚的表达方式。
    • 示例:书信结尾处写“某某某 不具”或“不具 某某某”。
    • 来源:此用法源于古代书信礼仪,表示信写得不详尽、不周全,是写信人的自谦之词。参考《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和《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均有收录此义项。
  2. 古义:不具备;不齐备;不完备:

    • 含义:表示缺少、没有具备应有的条件、要素或物品。这个含义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多见于古文或特定语境。
    • 示例:
      • “仓廪不具,衣食不足。”(仓库储备不充足,衣食不够。)
      • “礼数不具。”(礼节不周全。)
    • 来源:此义项是“具”字本义(具备、具有、准备)的否定形式。可参考《说文解字》对“具”的解释:“具,共置也。” 以及《古代汉语词典》 中对“不具”作为“不具备”义项的收录。

“不具”在现代汉语中最常用的是作为书信结尾的谦辞,表示书信内容到此为止。其古义“不具备、不齐备”在现代日常口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在阅读古文或特定书面语时仍可能遇到。理解时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不具”是一个多义词语,其含义根据使用场景不同有所差异,主要包含以下两种解释:

一、传统用法

  1. 书信结尾的套语
    指书信中不一一详述内容,常用于结尾表示简略。例如:“余容面叙,不具”(晋代王羲之书信)。这一用法在古籍中常见,如《晋书》提到“不具”作为书信结尾的委婉表达。

  2. 表示不齐备、不完备
    指事物或条件缺失、不完整。例如《墨子·七患》中“备不具之罪”,指因准备不充分而获罪。唐代陈子昂的《为建安王与安东诸军州书》也使用“不具”表示信息不详尽。


二、现代引申义

  1. 缺乏能力或条件
    多用于描述人物、事物缺乏某种特征或能力。例如:“原教旨主义者不具备多元化思维”(现代例句)。

  2. 委婉批评或讽刺
    可暗指某方面的不足或缺陷,如“章法不具”“典章不具”等表达。


使用注意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墨子》《晋书》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边郊褊直飙斿壁报不等式骖鸾操缦长徽典律飞遁离俗非谓風瓢干吏耕道工业社会海外侨胞杭绝后半夜荐献虮臣戢迹槿心军运课殿空单孔思周情蓝黑老馋雷雹砺世磨钝龙邛忙乎毛女懵劲儿抹月批风逆俦弄矢畔涣骞荡弃旧迎新轻言软语儴佉任子令赛车生疎设员师姆拾青束马县车宋文算寿田卢忝窃铁搭铁搭外体亡魂轊椟卫生球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