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劈正斧的意思、劈正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劈正斧的解释

元 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兵器。取“正人不正”之意。《元史·舆服志二》:“劈正斧,制以玉,单刃,金涂柄,银鐏。”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劈正斧》:“劈正斧,以苍水玉碾造,高二尺有奇,广半之,徧地文藻粲然。或曰:自 殷 时流传至今者,如天子登极、正旦、天寿节、御 大明殿 会朝时,则一人执之,立於陛下酒海之前,盖所以正人不正之意。”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劈正斧”是元代皇帝仪仗中的一种特殊礼器,具有鲜明的象征意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指元代皇帝在重大典礼(如登基、朝会、寿节)时使用的仪仗兵器,材质为苍水玉制成,单刃造型,配有金柄银鐏。其名称取自“正人不正”的寓意,象征帝王匡正纲纪的权威。

二、形制特征

  1. 规格:高二尺余(约60-70厘米),宽度约为高度的一半。
  2. 工艺:表面雕刻繁复纹饰(“徧地文藻粲然”),采用碾玉工艺制作。
  3. 装饰:手柄镀金,底部配银质鐏座,体现皇家威仪。

三、使用场景

由专职人员执掌,立于皇帝御座前的酒海(大型酒器)旁,主要出现在:

四、历史渊源

部分文献记载其可能源自殷商时期,经朝代更迭传承至元代,但此说法尚未得到考古实证。

五、延伸含义

现代语境中偶作成语使用,比喻处理事务果断坚决(如、6所述),但此属引申义,原意仍以仪仗礼器为核心。需注意区分历史本义与后世文学化用法。

可通过《元史·舆服志》和陶宗仪《辍耕录》查阅原始记载。

网络扩展解释二

劈正斧——词义及来源

《劈正斧》是指一种具有劈砍功能的斧头。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劈斧和正斧。

拆分部首和笔画

《劈正斧》的拆分部首为“斤”和“车”,分别代表金属和交通工具。

它的总笔画数为16画。

来源

《劈正斧》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农耕社会。在古代农民的工具中,斧子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武器和生产工具。劈正斧则是在斧头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和优化,使其更适用于农耕和木材加工。

繁体

繁体字中《劈正斧》的写法为「劈正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形态中,劈正斧的写法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整体上,其形状和现代写法相似,只是在一些早期版本中的一些笔画略有差异。

例句

1. 农民使用劈正斧来砍伐树木和准备农田。

2. 这把劈正斧锋利无比,能够轻松劈开厚厚的木材。

组词

劈斧、正斧、劈开、斧头。

近义词

劈斧、砍斧。

反义词

钝斧、钝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