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乡啬夫的意思、乡啬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乡啬夫的解释

古代乡官之一。主役赋等。《后汉书·任光传》:“少忠厚,为乡里所爱。初为乡嗇夫,郡县吏。” 李贤 注引《续汉志》:“三老、游徼,郡所署也,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署嗇夫一人,主知人善恶,为役先后;知人贫富,为赋多少。”参见“ 嗇夫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乡啬夫是中国古代基层行政官员,主要存在于秦、汉时期,其职能和地位在不同阶段有所演变。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乡啬夫是秦汉时期县以下的乡级官吏,主管诉讼和赋役征收。名称源于先秦,《夏书》已有类似职责的"啬夫"记载。

二、主要职责

  1. 赋役管理

    • 掌握户籍信息,核定贫富差异,确定赋税额度
    • 安排徭役顺序,监督役赋执行
  2. 司法职能

    • 处理乡里诉讼案件(秦代尤为突出)
    • 汉代新增治安辅助职责,但非专职
  3. 经济事务

    • 参与赈灾、粮食分配等民政工作(汉晋时期扩展职能)

三、历史演变

时期 特点
秦代 小乡设啬夫,大乡设"有秩";由县令任命
汉代 五千户以上乡置有秩,以下置啬夫;与三老、游徼分权
魏晋 逐渐被劝农掾等官职取代

四、官职特点

五、与其他乡官区别

提示:欲了解更详尽的制度变迁,可查阅《从乡啬夫到劝农掾:秦汉乡制的历史变迁》。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乡啬夫的意思

乡啬夫是一个成语,具有贬义,指住在乡村的吝啬小气之人。

拆分部首和笔画

乡啬夫是由三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乡字的部首是亠,笔画数为3;啬字的部首是口,笔画数为8;夫字的部首是大,笔画数为4。

来源和繁体

乡啬夫的来源比较难以考证,但可以推测是古时对那些乡村中吝啬小气之人的讽刺。成语中的乡啬夫这个词在繁体中的写法是「鄕啬夫」。

古时候汉字写法

乡啬夫这个成语中的每个字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有些不同。以「乡」字为例,古时候的写法是「鄉」。而「啬」字在古代多写作「嗇」。古时候的「夫」字有许多变体,如「伕」、「夫」、「父」等。

例句

他虽然是个乡啬夫,但是很会精打细算,日子过得很省。

组词

吝啬、小气、节俭、守财奴

近义词

吝啬、小气、守财奴

反义词

大方、慷慨、慷慨解囊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