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述发泄。《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师鐸 始亦望 駢 旧将劳问,得以具陈 用之 姦恶,披泄积愤。”
“披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陈述、发泄,尤其指将积压的情感或想法表达出来。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典籍用例
该词出自《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师鐸始亦望駢旧将劳问,得以具陈用之姦恶,披泄积愤。”
此句描述吕师鐸希望通过陈述揭露奸恶,以发泄长期积压的愤懑。
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仅见于古籍或特定文学语境,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倾诉、宣泄”的语境色彩。
该词为书面化表达,侧重通过陈述实现情感释放,常见于历史文献或古典文学作品中。
《披泄》是一个动词词组,意为揭露、泄露。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披”和“泄”。
“披”字的部首是手,它的五笔笔画数是5;“泄”字的部首是氵(水的偏旁),它的五笔笔画数是8。
繁体字《披泄》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根据古代文字学者的研究,古时候的“披泄”字可能有一些不同的写法。然而,由于古代文字传承的断层以及当时的变体记载较少,我们无法准确知晓其古时候的所有写法。
1. 这次泄密事件披泄了许多公司机密。
2. 他披泄了他的秘密,但立即后悔了自己的决定。
1. 披露
2. 披头散发
3. 泄露
4. 泄气
1. 泄露
2. 揭露
3. 公之于众
4. 公开
1. 保密
2. 隐瞒
3. 封闭
4. 融洽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