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笔谈的意思、笔谈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笔谈的解释

(1) [conversation by writing]∶用文字交换意见或发表见解

(2) [sketches and notes]∶ 随笔记录的著作(多用于书名)

《梦溪笔谈》

详细解释

(1).笔记类著作体裁之一种。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自序》:“予退处林下,深居絶过从,思平日与客言者,时纪一事於笔,则若有所晤言,萧然移日,所与谈者,唯笔砚而已,谓之笔谈。”

(2).谓书面谈话。 清 王韬 《瓮牖馀谈·新金山少水》:“﹝ 日本 官商﹞遍游内地,与名公卿大夫交,笔谈往復。”《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我们拿分纸墨笔砚来,大家作个笔谈。” 柳亚子 《八日迭和左海少年四绝句》:“王孙天国喜能諳,豹隐鸿冥阻笔谈。”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笔谈”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综合解析:

一、作为沟通方式

指通过书面文字代替口头语言进行交流的行为。常见于特殊场景:

  1. 与听觉障碍者不使用手语时;
  2. 语言不通但共享书面语(如古代东亚汉字文化圈);
  3. 无法发声的环境(如潜水)。

二、作为书面交流形式

具有两种具体表现:

  1. 即时性交流:面对面时用纸笔交换意见,如清代王韬记载的中日官员用汉字笔谈;
  2. 非即时性表达:通过书面形式发表见解,代替口头陈述。

三、作为著作体裁

特指以随笔记录为主的笔记类著作,典型代表为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这类作品具有“若有所晤言”的对话感,内容多为作者日常思考与见闻的整理。


词源补充:该词最早见于宋代文献,由“笔”(书写工具)与“谈”(交流)复合构成,体现文字媒介的交流特性。现代语境中,其使用场景已延伸至网络文字聊天等数字化沟通形式。

网络扩展解释二

《笔谈》这个词意思是用笔书写的讨论或交流。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shù),表示与书写相关的事物;右边是“言”(yán),表示言辞或言语。它的拼音是bǐ tán。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筆談」。在古时候,人们使用刻有字形的竹简或竹子制成的筒子来写字。而在这些竹简的顶端有一个圆形的孔,用以插入羽毛制成的笔,这种写字方式称为“笔”,而通过笔写的文字称为“谈”。 以下是关于《笔谈》的例句: 1. 他们约定了一个笔谈的时间来讨论问题。 2. 他们通过笔谈达成了一致意见。 与《笔谈》相关的组词有:笔友、笔记、笔下、笔墨、笔友、笔筒等。 近义词有:书谈、笔谊、笔会等。 反义词有:口头交流、口谈、口述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