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洋的意思、白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洋的解释

银元的俗称。也称光洋。 史超 《风雪大别山》:“更使我们奇怪的是石桌上还放着一块白洋。” 郭天民 《从乌江到泸沽》:“但大行李、五六十匹满驮白洋的马驮子都还拥挤在崖下。” 左齐 《唤醒了的山城》:“地主家的长工常在夜晚偷偷地跑来,告诉我们地主剥削农民的罪行,和地主的白洋、布匹、粮食等埋藏、寄存的地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洋(bái yáng)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地理与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水域名称

指中国河北省境内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群,由143个淀泊组成。其名称源于明代文献记载,因“白浪滔滔,荷花摇曳如海洋”得名(《安州志》卷三)。该水域在调节华北生态、维系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二、地理特征

  1. 水文结构

    白洋淀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通过枣林庄枢纽与渤海连通,年均蓄水量约1亿立方米(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2023年报告)。

  2. 生态价值

    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支撑着194种鸟类、54种鱼类生存,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在此栖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数据)。

三、文化符号意义

  1. 文学意象

    在孙犁《荷花淀》等作品中,“白洋”象征坚韧的抗日精神与淳朴的乡土情怀,成为华北抗战文学的核心地理符号。

  2. 民俗载体

    当地“放河灯”“苇编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以白洋淀为物质基础(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四、方言延伸含义

在冀中方言中,“白洋”偶作钱币代称,源于民国时期该地区流通的“白洋淀渔业代币券”(《河北方言志》)。此用法现已罕见,属区域性历史词汇。


参考资料来源

  1. 河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州志》[M]. 中华书局影印本, 1987.
  2. 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白洋淀生态补水评估报告》[R]. 2023.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白洋淀鸟类资源调查报告》[Z]. 2022.
  4. 孙犁文集(第一卷)[M].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5.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非遗专栏
  6. 河北省语言学会.《河北方言志》[M]. 语文出版社, 2011.

网络扩展解释

“白洋”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主要解释:

一、银元的俗称

这是最常见的含义,尤其在近现代中国社会广泛使用:

  1. 基本定义:指银质货币,又称“光洋”或“大洋”,常见于20世纪初的流通货币。
  2.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和口语中常用来代指钱币,如《风雪大别山》提到“石桌上放着一块白洋”;
    • 历史文献中描述经济活动时使用,如“马驮子装满白洋”。

二、地理名称(较少见)

部分资料提到“白洋”作为地名或水域的简称:


注意:若需进一步区分具体含义,建议结合语境判断。例如文学或历史文本中多指银元,而提及自然景观时可能关联地名。更多用例可参考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百里之命宝珠不差毫发不来头承化持事驰爽出幽迁乔大拂大将蹈袭前人蝶泳低鬟督导乏绝蜂合豕突風玉改口干陵勾致怪慴广圆咕啜夯嘴夯腮红堂堂訇哮红运黄骢叠谎皮匠黄壤互讦静正金幌进狩絶叫剧镇看验朗赡牢醴陵躐临危不惧绿灯緑萼梅妮子浦鸥遣动轻使日痕沙袋盛彊升遐身奇手墨顺躔遢伎儿同类相求文狸雾霭显晦夏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