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属饜 ”。1.饱足。《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 杜预 注:“属,足也。言小人之腹饱,犹知厌足,君子之心亦宜然。”一说,“属”犹祇,见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九。《国语·晋语九》:“主之既已食,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饜而已,是以三叹。”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八:“臣闻放身而居,体逸则安,肆口而食,属厌则充。” 宋 苏轼 《水陆法像赞十六首引》:“盖闻净名之鉢,属饜万口;宝积之盖,徧覆十方。” 清 钱谦益 《重阳次日徐二尔从馈糕蟹》诗:“小人属厌君休誚,一饱如今学老饕。”
(2).犹饱览。 元 刘壎 《隐居通议·古赋二》:“ 吴子 客 郴 三年,属厌其山川。”
“属厌”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饱足
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属厌而已。”杜预注:“属,足也。言小人之腹饱,犹知厌足,君子之心亦宜然。”此处“属厌”表示满足、饱足的状态。另一说“属”通“祇”(仅),强调“恰好满足”,见王引之《经传释词》。
饱览
元代刘壎《隐居通议·古赋二》中“吴子客郴三年,属厌其山川”即用此义,指充分欣赏山川景色。
“属厌”既可指物质层面的饱足,也可用于精神层面的充分体验,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此词现代已罕用,多见于古籍研究或文学引用。
属厌(shǔ yàn)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为“属”和“厌”。
“属”字的部首是尸字旁,它有6个笔画;“厌”字的部首是厂字旁,它有10个笔画。
“属厌”一词来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属”字的意思是属于,指某种事物的成分、属性或从属关系;“厌”字的意思是厌倦、厌恶,表示对某事物感到不满或不愿意接受。
在繁体中,“属厌”可以写作“屬厭”。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具体而言,古代“属”字的写法为“屬”,“厌”字的写法为“厭”。
1. 他对这种新学科的研究并不感兴趣,对于这门课他十分属厌。
2. 她对生活中的琐事感到厌倦,心情变得很属厌。
1. 归属:表示归纳到某个类别或属于某个组织或团体。
2. 厌烦:表示感到不耐烦或厌倦。
3. 属于:表示某一事物归属于某一类别或组织。
4. 厌恶:表示对某事物或某人感到极度不喜欢或反感。
类似于“属厌”的词语有:讨厌、厌恶、烦躁。
与“属厌”意思相反的词语有:喜欢、欣赏、满意。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