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品状的意思、品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品状的解释

记述人物品行的文章。状,文体名。《三国志·魏志·傅嘏传》:“案品状则实才未必当,任薄伐则德行未为敍。”《晋书·孙楚传》:“ 楚 与同郡 王济 友善。 济 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銓邑人品状,至 楚 , 济 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 楚 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品状”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对人物品行的记录与评价。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品状”指记述人物品行的文章,其中“状”为古代文体的一种,常用于官方或正式场合的人物评述。该词多见于史书及古代文献,如《三国志》《晋书》等,用于对官员或士人德行的总结与推荐。

二、构成解析

    • 本义为“等级”“种类”,引申为对人物德行、才能的评定(如“人品”“品评”)。
    • 指文体名,用于陈述人物事迹或特点,类似现代的“评语”或“鉴定书”。

三、历史应用

四、文体特点

品状通常语言简练,注重客观性与概括性,内容集中于人物的核心特质(如德行、才能、政绩等),具有鲜明的实用性和规范性。


“品状”是古代用于人物评价的文体,兼具记录与选拔功能,反映了传统社会对德行的重视。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三国志》《晋书》等史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品状

「品状」是一个中文词汇,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品」和「状」。这两个字都是常用字,分别是由不同的部首和笔画组成。

「品」字的部首是「口」,意为口味、品质,它是一个4画的字;「状」字的部首是「犬」,意为形状、状态,它是一个7画的字。

「品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品状」指的是一种对物品或事物特定方面的描述,以表达对其品质或状态的评价。

在繁体字中,「品状」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

在古时候,「品状」这个词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仍然保持了相同的意义。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因地域和时代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以下是一些关于「品状」的例句:

1. 他对这个酒的品状评价非常高。

2. 这件衣服的品状很好,质量上乘。

3. 我们需要仔细观察产品的品状,以确定它的质量。

除了「品状」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词汇:

1. 「品格」:指个人的品德、品质。

2. 「形状」:指事物的外形、轮廓。

3. 「状态」:指事物的情况、状况。

在意义上与「品状」相反的词汇是:

1. 「恶劣」:指品质或状态差劣。

2. 「糟糕」:指品质或状态很差。

总而言之,「品状」一词用来描述对物品或事物特定方面的评价,表达其品质或状态的好坏。有关字的拆分、来源和写法以及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解释已在前文中给出。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