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敦雅的意思、敦雅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敦雅的解释

敦厚雅正。《三国志·蜀志·麋竺传》:“ 竺 雍容敦雅,而干翮非所长。”《明史·吴山顾锡畴等传赞》:“要其守正自立,不激不争,淳静熟雅,承平士大夫之风流,概可想见矣。” 罗惇曧 《文学源流·总论》:“文之既立,何殊駢散? 西汉 以前,浑朴敦雅,駢不虑杂,散不病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敦雅”是由“敦”与“雅”组合而成的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代“敦厚文雅”的品性修养。从单字释义来看,“敦”在《汉语大词典》中解释为“诚朴宽厚,笃实诚恳”,如《孟子·万章下》载“敦善行而不怠”;“雅”则指“正而有美德者”,《说文解字》注“雅,楚乌也……取其守正有仪”,后引申为高尚的言行风范。

作为整体概念,“敦雅”最早见于史书人物评价,例如《后汉书·窦融传》称窦融“性敦雅,有器局”,形容其为人兼具质朴的德行与端方的仪态。在当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描述人物气质,特指内在品格忠厚与外在举止典雅的高度统一,常见于文学评论与人物传记中。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网络版):https://www.zdic.net
  2.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https://www.zhbc.com

网络扩展解释

“敦雅”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dūn yǎ,其核心含义为敦厚雅正,形容人品行温厚、庄重而不失高雅。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文献出处与用法

  1. 历史典籍:
    • 《三国志·蜀志·麋竺传》提到“雍容敦雅”,描述人物的庄重与高雅。
    • 《明史》用“淳静熟雅”形容士大夫的风范,与“敦雅”内涵相通。
  2. 诗词引用:
    • 宋代诗人林逋写道“弦歌敦雅俗”,体现以敦雅之风教化民众。
    • 王迈赞友人“高风激贪懦,雅契超寻常”,凸显敦雅品格的感召力。

现代应用


相关词汇

如需更深入的文献例证或诗词解析,中的具体出处。

别人正在浏览...

宝贝疙瘩苯胺辨照吹胡子锄刈耽耽丹江口水利枢纽祷塞电流星散阿堵发横烦挐反要逢福凤凰城呒然福用浮窳岗楼干家缟带高难动作攻灭供状还笏海土惶惶不安灰烂贾谊鵩寄放饥寒交至吉屦金铎击瓯忌岁酒米圆戟指距脱空臆凌波微步六琯盲进毛员鼓密捕盘货偏枯对切急倾褚青鸬秋泉憩宴驱肥去疾撒网喏珊钩申白体正偷末忤慢像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