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小口大腹的陶瓷容器。 唐 杜甫 《回棹》诗:“巾拂那关眼,瓶罍易满船。”《新唐书·阳惠元传》:“既行,有馈於道,惟 惠元 军瓶罍不发。” 宋 杨万里 《鲎酱》诗:“忽有瓶罍至,捲将江海来。”罍,一本作“ 罌 ”。
“瓶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通常指两种盛酒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
例:北周庾信《思归铭》:“瓶罄罍耻,芝焚蕙叹。”
“瓶罍”既是对两类容器的统称,也承载了古代礼制与文学意象。若需进一步了解形制演变或文献用例,可参考考古资料(如)和《诗经》注疏(如)。
瓶罍(píng léi)是一个表示器物的词语,主要指的是用来装酒的瓶子。在古代,瓶罍也被用来指代一种传统的礼物,用以表达诚挚的祝福。
瓶(瓦):表示与瓦相关的事物。
罍(网):表示与罍相关的事物。
瓶的笔画数为9画,而罍的笔画数也为9画。
瓶字来自于甲骨文,古代用作盛酒的器皿的象形字。
罍字来自于金文,意为陶制的酒器。
繁体字“瓶罍”在写法上与简体字无差别,均为“瓶罍”。
在古代,瓶字的写法与现代无异,都是由瓦和并构成。罍字在古代的写法内部结构稍有不同,瓦和并的上方加上了一横,构成“瓦并土”,表示器皿装满土。
1. 她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瓶罍,里面装满了琼浆玉露,华丽而美味。
2. 这个瓶罍是我爷爷的传家之宝,传承了百年的家风和记忆。
组词:瓶子、酒瓶、花瓶
近义词:瓶儿、瓮、壶
反义词:杯、杯子、盏
岸异阿小白日鬼冰雪节不试蹅狗屎抄直瘛瘚痴物漼漼大役颠逸敦素督学使者坊厢饭后钟浮光跃金赶工护脱减笔字击触鸡鸣候旦金翠京国急滩九饭昆刀垒尉廖仲恺里巷梅红伞名门木皮散人宁俭溺溲奴哥盘跱蒲萄搴旗取将敲更起柩栖栖遑遑却寒帘袪痒入境问俗三处合沈齐身瑞室学唐锑天壍痛心切骨外贸忘八羔子委诚闲距消黯嚣薄小用霄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