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安命的意思、乐道安命的详细解释
乐道安命的解释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盪然任心,乐道安命。”
词语分解
- 乐道的解释 喜欢谈论 他总津津乐道地谈论这件事详细解释.乐于称道;喜欢谈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君子曷为为《春秋》?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则未知其为是与?其诸君子乐道 尧 舜 之道与?” 唐
- 安命的解释 安于命运。语本《庄子·德充符》:“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韩诗外传》卷一:“传曰:安命养性者,不待积委而富。” 南朝 宋 鲍照 《园葵赋》:“荡然任心,乐道安命。” 宋 叶适 《
专业解析
乐道安命
一、核心释义
“乐道安命”指乐于坚守正道,坦然接受命运安排。其中:
- “乐道”:以践行道德准则为乐,源自儒家对道德修养的推崇。《汉语大词典》释“乐道”为“乐于称道;喜好圣贤之道”,强调对道德境界的主动追求。
- “安命”:安然顺应天命,体现道家“顺应自然”的处世观。《古代汉语词典》注“安命”为“安于命运”,含豁达淡泊之义。
二、深层内涵
该成语融合儒道思想:
- 道德践行:主张在逆境中坚守道义,如《论语·雍也》所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 豁达超脱:提倡不苛求外在际遇,如《庄子·德充符》强调“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的平和心态。
三、现代价值
在当代语境中,“乐道安命”倡导:
- 积极层面:专注自身修养,减少功利焦虑;
- 消极层面:避免消极躺平,需与进取精神平衡。
权威来源
- 《汉语大词典》(第5卷),商务印书馆,第248页。
- 王力《古代汉语》(修订版),中华书局,第3册第896页。
网络扩展解释
“乐道安命”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乐于遵守道德准则,并坦然接受命运安排,强调将个人修养与顺应自然规律相结合的生活态度。
词语拆解分析
-
乐道
- 本义:以践行道德为乐,如《论语》中“乐道人之善”的积极态度。
- 延伸:包含对理想、信念或生活方式的主动追求,如陶渊明归隐田园的“乐道”精神。
-
安命
- 本义:安于天命,即接受无法改变的外在境遇(如贫富、成败等)。
- 哲学内涵:融合道家“顺应自然”与儒家“知天命”思想,体现中国传统哲学的处世智慧。
出处与例句
- 最早出处:南朝宋鲍照《园葵赋》中“盪然任心,乐道安命”。
- 语境示例:
描述古代士人贬谪后仍坚守气节,如苏轼被贬黄州时耕作东坡、著书立说的豁达态度,即是对“乐道安命”的实践。
近义对比
成语 |
侧重点 |
安贫乐道 |
强调在贫困中坚守道德 |
随遇而安 |
突出适应环境,弱化道德追求 |
知足常乐 |
聚焦心理满足,无明确道德指向 |
该成语适用于描述两类情境:
- 个人修养:如面对挫折时保持积极心态(例: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攻克难题);
- 文化解读: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内外兼修”的价值观。
需注意与消极的“听天由命”区别,其核心在于主动修身与被动接纳的辩证统一。
别人正在浏览...
艾餻猵狭布流部头潺湲尘混淙凿旦彩啗函大驵翻脸不认人攻致光前股东归畝鬼眨眼过故人庄过谒暵地何当怀才不遇黄香扇枕环游虎尾检束饥不暇食戒辖介正禁林鸠阅坑谷廊檐览照泪如雨下林阻龙勒緑蒲节马印蒙蒙黑木秀于林黏忒忒钱本寝庐亲上做亲歧趣蹊岖荃察山北神佛生日钱慎问食盖司计寺署嗒焉完善濊貊武陵溪显异写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