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汤粥的意思、汤粥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汤粥的解释

汤药和稀饭。 汉 刘向 《说苑·修文》:“古者有菑者谓之厉,君一时素服,使有司弔死问疾忧,以巫毉匍匐以救之,汤粥以方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汤粥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双层含义的复合词,既可指具体的食物形态,也蕴含文化引申义。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义分解与基本释义

  1. 汤(tāng)

    指以水为介质烹煮食物后所得的汁液,或指多汁的菜肴。《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定义“汤”为“食物加水煮熟后的汁液”或“烹调后汁儿特别多的副食”。在“汤粥”组合中,侧重其流质特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粥(zhōu)

    指用米、麦等谷物加水熬煮成的半流质食物。《说文解字》释“粥”为“糜也”,即米粒煮至烂熟的状态。

    来源: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影印本.

  3. 汤粥合义

    泛指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特指水分含量高、易于消化的稀薄粥品。例如《齐民要术》记载的“薄粥”,即米少水多、近乎汤状的粥。

    来源:贾思勰. 《齐民要术》卷八. 中华书局, 2009.


二、文化引申与象征意义

  1. 生活清贫的隐喻

    古代文献常以“汤粥”形容饮食简陋,如《南史·孝义传》载“啜菽饮水”“藜藿羹粥”,以汤粥代指粗粝之食。

    来源:李延寿. 《南史》卷七十三. 中华书局, 1975.

  2. 养生与疗愈功能

    中医典籍强调汤粥的食疗价值。《本草纲目》称粥能“益气、生津、养脾胃”,病后体虚者宜食汤粥调养。

    来源:李时珍. 《本草纲目·谷部》.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三、考古与民俗佐证

新石器时代陶鬲(煮粥器具)的广泛出土,印证粥食在中国饮食中的核心地位。民俗中“腊八粥”“药膳粥”等,均体现汤粥在文化传承中的延续性。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网络扩展解释

“汤粥”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1. 字面释义
    由“汤”和“粥”组成:

    • 汤:原指热水,引申为中药汤剂或煮食的汁液(如米汤)。
    • 粥:指用谷物煮成的半流质食物,如小米粥、八宝粥。
  2. 文献出处
    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修文》,描述古代君主在灾疫时采取的措施:“汤粥以方之”,即用汤药和稀饭救助病患。此处“汤粥”特指医疗与饮食结合的救济方式。

  3. 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多指两种含义:

    • 汤药与流食:常见于医疗场景,如病人需同时服用中药和易消化的稀粥。
    • 泛指汤类与粥类:在日常饮食中可代指汤羹和粥品的组合。
  4. 延伸理解
    该词体现了古代“医食同源”的理念,如《说文解字》中“粥”通“育”,暗含滋养身体的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带白衣民族宝头儿冲腾崇信遁名阇毗飞沙扬砾分宜佛院赙赐傅姆浮县绀幰公冶长广交会鬼謡国辅汉姓鹤鸣山阖眼花花搭搭护庇骄舒胫胫荆杨金幌居材柜柳俊眼略地良马鳞波流氛李冶莅阼茂化面首庙廷瞑眩末行庖餗蒲酒强盛寝帐乞期权假软套套山丹丹生杀之权石栏铜柯秃满亡国虏伪戾温庭筠吾匹祥禽猇声狺语邂逅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