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髡刖的意思、髡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髡刖的解释

剃发与断足之刑。 汉 贾谊 《新书·阶级》:“是以係缚、榜笞、髡刖、黥劓之罪,不及士大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髡刖”是古代两种肉刑的合称,需分而释之:

1. 髡(kūn)
指剃去头发、胡须的刑罚。属于耻辱刑,因古人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发象征贬低身份。此刑始于商周,汉代常作为减死替代刑(如《汉书》载“当斩右趾者,髡钳为城旦舂”)。

2. 刖(yuè)
指砍去脚或膝盖的酷刑。一说为断足(如《韩非子》记“楚人和氏得玉璞,献之厉王,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另一说为剔去膝盖骨(如战国孙膑遭庞涓陷害被刖)。盛行于商周,秦汉后逐渐废止。

合义
“髡刖”合用多泛指古代肉刑体系,如《晋书·刑法志》提及“髡笞之罚,不足以惩”。但具体案例中,两者多单独使用:髡刑侧重精神羞辱,刖刑侧重肉体摧残。需注意二者非固定搭配,实际刑罚实施常因朝代、罪名而异。若涉及具体古籍语境,建议结合上下文进一步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髡刖》的意思及拆分部首和笔画

《髡刖》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指的是古代对罪犯或敌对势力进行剃光头发或切除脚趾的一种酷刑。该词的部首拆分为髟(bǐ)和足(zú),笔画总数为18画。

《髡刖》的来源

《髡刖》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刑法制度。在古代中国,剃光头发和切除脚趾是一种常见的酷刑,用于对待犯罪分子或敌对势力,以示惩罚和警示他人。

《髡刖》的繁体

《髡刖》的繁体写法为「髠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但是,对于《髡刖》这个词,其写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仍然是以「髟足」拼音来表示。

《髡刖》的例句

1. 古时候,对于重罪犯人常常进行髡刖这样的酷刑。

2. 因为被执行髡刖,他们的罪行会被永远铭记在心中。

组词

1. 髡光:剃光头发的行为。

2. 刖毒:切除脚趾所带来的痛苦。

3. 髡刖罪:指因犯罪行为而被处以髡刖的惩罚。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剃头、截肢、截足。

反义词:留发、完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