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世券的意思、世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世券的解释

犹铁券。 明 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形制如瓦,其大小依官爵高低分为九等,外刻其功,中镌其过。每副各分左右,左存功臣,右藏内府。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明史·吴良传》:“封 江阴侯 ,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明史·孙镗传》:“ 英宗 復辟,以‘夺门’功封 怀寧伯 ,寻予世券。” 明 李贽 《刘伯温》:“袭封 诚意伯 ,增禄五百石,且予世券。”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世券”是明代授予功臣的凭证,使其家族世代享有特权。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世券又称“铁券”,由皇帝颁发给功臣,作为对其功绩的认可。持有者及其后代可凭此减免刑罚或享受特殊待遇,如《明史·吴良传》记载:“封江阴侯,食禄千五百石,予世券。”

  2. 形制与等级
    形如瓦片,大小依官爵分为九等。券面刻有功绩和过错,分左右两半:左半存于功臣家族,右半藏于内府。后代若犯罪,需两半勘合后折抵功过。

  3. 功能与用途
    主要用于赦免子孙罪行,如《明史·孙镗传》提到英宗复辟后,因“夺门”功封爵并授予世券。此外,部分世券还附带俸禄或封地,如诚意伯刘基后代获“增禄五百石,且予世券”。

  4. 其他解释
    个别资料(如)提到“世券”源于佛教,象征观世音菩萨的庇佑,但此说法与主流历史记载关联较弱,可能为民间衍生释义。

建议结合《明史》等权威史料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世券的意思

世券是一个汉字词语,指代王朝授予给个人或家族的封号、爵位、荣誉等奖励证件。

拆分部首和笔画

世券可以拆分为两个部首,分别是“一”和“刀”。它总共有5个笔画。

来源

世券一词的来源比较复杂。最早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当时国家会授予一些人特定的封号作为奖励,以彰显其功勋与地位。后来,这些封号逐渐演化为世袭制度,并由国家颁发给特定家族。因此,世券这个词就用来指代这种被授予给家族的特定封号称谓。

繁体

世券的繁体字为「世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世券的字形并不完全与现在相同。例如,「券」字的原始形态包含一个古代字形部首「原」,代表券字与村字相近的含义。而「世」字在古代有时还会在「一」的上方加上「大」,表示世代相传的意思。

例句

1. 这个家族凭借世券掌控了许多资源和特权。
2. 接受世券是个人的骄傲和荣誉。
3. 这份世券由皇帝亲自颁赐。

组词

世券没有太多常用的组词。和它相关的词汇可能是指封号、爵位、家族以及封建等。

近义词

近义词可能是指封号、世袭、赐爵等。

反义词

反义词可能是指剥夺、丧失、失去荣誉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