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棠树的意思、棠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棠树的解释

棠梨树。《史记·燕召公世家》:“ 召公 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 召公 卒,而民人思 召公 之政,怀棠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后因以“棠树”喻惠政。 唐 刘禹锡 《寄陕州姚中丞》诗:“相思望棠树,一寄商声謳。” 唐 黄滔 《鄜畤李相公》诗:“游子不缘贪献赋,永依棠树託蓬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棠树,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植物学释义(蔷薇科落叶乔木)

指棠梨树(学名:Pyrus calleryana),属蔷薇科梨属落叶乔木。其特点为:

二、文化象征义(喻指德政遗爱)

典出《诗经·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记载西周召公巡行南国,曾在棠树下听讼断案。因其治政清明,百姓爱屋及乌,作诗保护棠树以寄追思。后世遂以"棠树"或"甘棠"喻指:

三、历史地名(春秋古邑)

特指春秋时期鲁国属地"棠邑"(今山东鱼台县境内),因当地多棠梨树得名。《左传·隐公五年》载:"公矢鱼于棠",即鲁隐公在此观渔,杜预注:"棠,鲁地。" 后为区别植物,地名多写作"棠"或"唐"。

典籍原文佐证

《诗经·甘棠》首句奠定文化意象: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 《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中华书局)
  4. 《中国植物志》(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棠树”是一个具有历史典故和文化象征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1. 基本词义
    “棠树”指棠梨树(学名:Pyrus betulifolia),一种落叶乔木,常见于中国北方地区。其果实可食用,木材可用于制作器具。

  2. 历史典故
    源自《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西周时期,召公奭(召伯)巡行乡邑时,常在棠树下处理政务、审理案件,因公正廉洁而深得民心。召公去世后,百姓感念其德政,作《甘棠》诗怀念他,并保护棠树以示纪念。

  3. 文学与象征意义
    后世以“棠树”比喻清明的政治或官员的惠政。例如:

    • 唐代刘禹锡《寄陕州姚中丞》用“相思望棠树”表达对友人为政清廉的赞誉;
    • 黄滔《鄜畤李相公》以“永依棠树託蓬根”暗喻对贤明治理的向往。
  4. 文化影响
    这一典故体现了中国古代“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棠树成为廉政文化的象征。召公虽无著作传世,却因《诗经·甘棠》的传颂,被历代文人视为德政典范。

棠树不仅是一种植物,更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政治理想,成为中华文化中“德政爱民”的符号。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史记》《诗经》或唐代相关诗文。

别人正在浏览...

按舞本月槽道草棚常势抢抢攘攘沉陷打插大大小小点次鹅素返本还元饭菜封宠风风魔魔風和日美風磨分题枌邑关奏花奴欢笑华山火儿监治姣丽教招积代矜眩吉人天相疚疾阄金阋玉坤典涝疏旱溉廉考李叔同漏面贼吕公茭盲肠炎沐恩纳履踵决逆施女户品从千步香清燕钦若软脚酒软擡塞上曲松花牋燧镜潭潭完美伪军伪笋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