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拍胸。表示哀痛或悲愤。《仪礼·士丧礼》:“妇人拊心不哭。” 晋 陆机 《从军行》:“苦哉远征人,拊心悲如何!” 宋 苏轼 《墨宝堂记》:“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则拊心欧血几死而仅存。” 康有为 《苏村卧病写怀》诗:“南望 九江 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
(2).抚摩胸际。 唐 长孙佐辅 《古宫怨》诗:“拊心却笑 西子 嚬,掩鼻谁忧 郑姬 谤。”
“拊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拊心”指用手拍打胸口,是一种肢体动作,主要用于表达强烈的情绪。其中“拊”意为“拍、轻击”,“心”即胸口位置。
该动作通常与以下情感相关:
“拊心”与“捶胸”“抚膺”等词类似,但更强调情感的内敛克制。需注意语境差异,例如“拊掌”则表喜悦(如“拊掌大笑”)。
例句参考:
康有为诗云:“南望九江北京国,拊心辜负总酸辛”,通过动作传递家国忧思。
拊心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思是心痛、感到悲伤或痛苦。
拊心的部首是扌(手部)和心(心脏),它的总笔画数为10画。
拊心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乐书》中,用于描述演奏音乐时引起共鸣的情感。后来逐渐引申为内心的伤痛或悲伤。
繁体字“拊心”为撫心。
在古代,拊心的写法常见的还有“撫心”、“敷心”、“抚胸”等写法。
1. 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禁拊心失望。
2. 心灵受到伤害时,无法拒绝拊心的情绪。
拊心可以与其他词组合成不同的组词,例如:拊心痛、拊心触虐、拊心泣血等。
与拊心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悲伤、痛苦、痛心、伤心等。
与拊心意思相反的词语包括:欢喜、快乐、愉快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