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物的意思、束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物的解释

约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仁义所以全身,亦所以亡身。然而先贤玉摧於前,来哲攘袂於后,岂非天怀发中,而名教束物者乎?” 李周翰 注:“岂非自出天性之怀,发於中心,而名教拘束使至於此也。”物,一本作“ 拘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束物”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及背景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束物”意为约束,指通过外在规范或礼教对人的行为或思想进行限制。该词出自《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的“名教束物”一句,李周翰注:“名教拘束使至于此也”,强调礼教对人性的束缚作用。

二、词源解析

  1. “束”的本义
    单字“束”原指用绳索捆绑木柴(如《说文解字》:“束,缚也”),后引申为“约束”“限制”等抽象含义,例如“束缚”“束手无策”等。

  2. “物”的特殊用法
    在“束物”中,“物”通“拘”,指代被约束的对象,可能是人、行为或思想。此用法属于古汉语中的通假现象。

三、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礼教规范对个体的限制。例如原文提到“名教束物”,即指儒家伦理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约束人的天性。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常见于文学或历史研究领域。

四、相关词汇

与“束物”相关的词语包括“卷甲束兵”“悬兵束马”等,均含有限制、控制的含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束物的意思

《束物》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包裹或系紧物品以便携带或固定的行为或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束物》的部首是“⺮”(竹子部),由4个笔画组成。

来源

《束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物资运输和固定需求。人们用竹篾、绳子等材料将物品包裹或系紧,以方便携带或固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行为逐渐被称为“束物”。

繁体字

《束物》的繁体字是「束物」。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写法多有变化,但《束物》在古时的写法与现在相差不大。主要区别是部首“⺮”在古时有时会写成「竹」。

例句

1. 他用绳子束物,以便方便携带。

2. 请将这些文件用胶带束物。

组词

1. 束缚:用绳子、铁链等方式限制或固定。

2. 束手无策:形容在困境中无法采取有效行动。

3. 束之高阁:形容将东西久放不用。

近义词

1. 包裹:用物品将另一物品完全覆盖或包含。

2. 捆绑:用绳子、带子等将物体固定在一起。

反义词

自由:包括不受限制的状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