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霜骨的意思、霜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霜骨的解释

指能傲霜而立的植物的茎干。 唐 杜甫 《寄题江外草堂》诗:“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霜骨不堪长,永为隣里怜。” 仇兆鳌 注:“《杜臆》:松曰霜骨,松苗曰霜根,立言清峭。” 金 麻革 《送杜仲梁东游》诗:“灵芝秋杞老霜骨,黄精茯苓饱新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霜骨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学意象两个层面解析:

一、字源构成

  1. "霜"字本义指寒冷季节在地面凝结的白色冰晶,《说文解字》释为"丧也,成物者"(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既含肃杀之意,又具高洁象征;
  2. "骨"字甲骨文象骨架之形,《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支撑躯体的坚硬组织",后引申为事物的主干或本质(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第12卷)。

二、文学意象 在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中"锋毫曲锁犀角润,快剑霜骨断蛟鼍"(来源:中华书局《杜诗详注》),"霜骨"被用来形容篆书笔力遒劲,既暗含墨迹如霜的色泽特征,又通过"骨"字强调书法刚健的骨力气韵。这种用法后被拓展至植物描写领域,如《汉语植物名词汇释》中记载"霜骨松"特指枝干经霜犹劲的松树(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植物名词考释》)。

网络扩展解释

“霜骨”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文学语境中,具体含义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义

指能傲立于寒霜中的植物茎干,尤其用于形容松树等耐寒植物。该词通过“霜”体现植物的抗寒特性,以“骨”比喻其坚韧的枝干()。

2.文学用例

3.象征意义

在诗词中,“霜骨”不仅写实,更赋予植物高洁、坚韧的意象,暗喻人的品格清峭孤傲,常见于托物言志的创作手法( )。


提示:以上解释综合了多个古籍用例,若需完整原文或扩展研究,可参考《杜诗详注》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兵首禀姿闭涂残晖长淮畅是昌菹承迎创駴楚班吹魂春运带菌弹痕大月氏大冶耳剽阿下罚约风鬟雾鬓符祝遘愍浩浩荡荡阖府鹤仗矫情饰貌嘉议大夫街景截没蹐躬警炼九皋君子行喀嚓脸小寮寀伶俜流憩龙屈蛇伸蝼蚁贪生埋香捺硬农桑品格青社轻焱丘里瞿老衽席无别生各札生花声门时策豕窜狼逋四出司寇体取透河井忘生舍死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