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袒缚的意思、袒缚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袒缚的解释

肉袒面缚以示投降。语出《史记·宋微子世家》:“ 周武王 伐 紂 克 殷 , 微子 乃持其祭器造於军门,肉袒面缚。” 司马贞 索隐:“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袒缚”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脱去上衣、反绑双手的投降仪式,表示彻底降服。其中“袒”指袒露身体,“缚”指捆绑手臂(通常将双手反绑于背后,面朝胜利者)。

  2. 历史背景
    源自《史记·宋微子世家》:周武王伐纣时,商朝贵族微子“持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以示归顺。司马贞索隐注:“面缚者,缚手于背而面向前也”。

  3. 引申用法
    后泛指臣服或认罪的姿态。如唐代贾至《虎牢关铭》描述伪郑政权“袒缚而请命”,即通过此仪式投降。


读音与结构


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战争或政治事件中的投降行为,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可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创作中。需注意与“负荆请罪”等类似仪式的区别:前者强调身体裸露与捆绑,后者侧重背负刑具的谢罪形式。

(如需进一步探究相关典故或词语演变,可参考《史记》及唐代史书等原始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袒缚》的词义和拆分

《袒缚》是一个词语,表示某人被解开束缚,暴露在外的状态。

这个词可以拆分为「袒」和「缚」两个部分。

「袒」的部首是「衣」,共有10个笔画。它的本义是拨除或敞开衣服,暴露。在《尔雅·释衣》中指代马、身体等被暴露出来。在现代汉语中,「袒」常用来形容人主观上没有任何保留或隐瞒。

「缚」的部首是「纟」,共有6个笔画。它的本义是用绳子、带子等束缚或拴住。在《说文解字》中,「缚」被解释为束缚、拴住。

《袒缚》的来源和繁体

《袒缚》可以追溯到古汉语,是汉语词汇之一。

在繁体中,「袒」的写法为「袒」,「缚」的写法为「縛」。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袒」的形状和现代稍有不同,类似于一个人站立的姿态。「缚」的形状则类似于两个手紧紧握住一根绳子的样子。

《袒缚》的例句

1. 他袒胸露出了自己的弱点。

2. 她毫不袒缚地表达了自己对那件事的不满。

相关词语

近义词:暴露、展露、敞开、显示

反义词:掩盖、隐藏、遮掩、保留

组词

1. 袒胸:暴露胸部。

2. 袒臂:把胳膊露出来。

3. 解缚:解开束缚。

4. 缚手缚脚:把手和脚都绑起来。

别人正在浏览...

安邦奔溃不以为然苍宇惭忸操弧朝冶茶余饭后成殓葱绿大街小巷黨委嘟哝方佯贩客附赘县疣割肉饲虎宫祠关策刿鉥詪詪黄金车家人禁发精炼矩德雷驰雷火类族棱坎利心笼撚孟津魔女木商屏去强言迁易清账琼姬搉场仁诲讪上生枝柑深化改革沈迹神祇神位事守刷动鼠窜狗盗水火兵虫水师说不到属属随口胡诌枉直微感歍歑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