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枚马的意思、枚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枚马的解释

(1). 汉 代著名辞赋家 枚乘 、 司马相如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 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 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枚 马 同其风, 王 扬 骋其势。” 唐 崔湜 《景龙二年赴襄阳途中言志》诗:“入掌 迁 固 笔,出参 枚 马 词。”

(2).借指才华出众的人。 宋 司马光 《和孙器之清风楼》:“贤侯宴 枚 马 ,歌鼓事繁华。晚吹来千里,清商落万家。” 清 孙廷铨 《咏史》:“一时宾客多 枚 马 ,不遣雄文悟 孝王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枚马"是汉语文学史中的专有名词,指西汉辞赋家枚乘与司马相如的合称。该词最早见于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文心雕龙》)

从构词法分析,该词采用姓氏并称法,与"李杜""元白"等并称形式同属古代文人雅称的典型范式。《汉语大词典》将"枚马"定义为:"汉代辞赋家枚乘、司马相如的并称",强调二者在汉赋发展中的奠基作用(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

在文学史语境中,枚乘代表作《七发》开创问答体大赋体制,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确立"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明代胡应麟《诗薮》评:"枚马之赋,铺陈摛文,体物写志"(来源:国家图书馆《诗薮》古籍影印本),指出二者对赋体文学表现手法的开拓性贡献。

该词现代多用于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如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指出:"枚马并称,实为汉赋体制成熟的标志"(来源: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文学史》教材)。在语用层面常见于学术论著、文学批评等专业语境,日常使用频率较低。

网络扩展解释

“枚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1. 基本词义
    指汉代辞赋家枚乘与司马相如的合称。两人均为汉赋代表作家,对汉代文学发展有重要影响。例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提到“枚马同其风”,即强调二人文风对汉赋的推动。

  2. 引申含义
    后引申为对才华出众者的代称,尤其指文学造诣深厚之人。如宋代司马光诗句“贤侯宴枚马”即以“枚马”喻指才子。

  3. 文学应用
    在唐诗中常作为典故出现,例如崔湜《景龙二年赴襄阳途中言志》的“出参枚马词”,借指参与文学创作或担任文职官员。

  4. 注意特殊解释
    部分词典(如)提到“形容人高大威猛”,但此解释未见于主流权威文献,可能是现代误读或方言用法,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文学指向为准。

该词核心含义聚焦汉代文学代表人物,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其指代对象。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文心雕龙》、唐代诗词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安然如故邦墓剥刺奔跑並智毖甯不爽屮实持拔怆地呼天错缪倒竖顶门立户冬天里的春天斗诤对命阏郁反闭匪懈痱子风潦浮宂改弦易张歌迷宫商刮喇函大狐不二雄蹇産醮祠矫正接线员箕会吉席康乐球两曜连宇鹿皮几埋蛇黾黾孳孳棉织品懦孱旁及青穹企踵伤廉扇暍烧炉射鞴申曲失日私躬腿绷危难无种县士闲邀邀小佞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