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柳条编制成的箱子。《新唐书·地理志三》:“ 沧州 景城郡 ……土贡:丝布、柳箱、苇簟、糖蟹、鱧鮬。” 宋 杨万里 《晒衣》诗:“亭午晒衣晡摺衣,柳箱布襆自携归。”
“柳箱”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解析:
指用柳条编织成的箱子,常见于古代生活器具。如《新唐书》记载沧州景城郡的贡品包含“柳箱”,宋代杨万里诗中也有“柳箱布襆自携归”的描述。
需注意部分网络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比喻隐藏秘密的箱子”,但该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是现代引申义或误传,建议以历史文献中的实物解释为主。
如果需要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原文或宋代诗词集等古籍。
《柳箱》是一个汉字词语,因为它的字形与《柳》、“箱”两个字相结合而得名。它指的是一种以柳树皮编织而成的箱子,用于存放或携带物品。
《柳箱》这个词可以拆分为“木”(mù)和“⺮”(zhú)两个部首。它的笔画数目为19画。
《柳箱》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人们常常使用柳树的枝叶和树皮进行编织,制作各种生活用具。其中一种是将细长的柳条编织成箱子,这就是所谓的《柳箱》。这种箱子因为其材质轻便、灵活,使用方便,故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繁体字中,《柳箱》可以写成“柳箱”。
在古代的汉字书写中,字形有所不同。《柳箱》可以写成“柳匣”,其中“匣”字表示盛物的容器、箱子。
1. 我从市场上买回了一个漂亮的柳箱,用来装饰客厅。
2. 她打开柳箱,取出里面的书籍。
柳枝、柳树、柳絮、箱子、麻箱
树篓、树箱、编箱、藤箱
木箱、铁箱
白旗班妾辞辇犇遯蹦走表里山河搏黍不避汤火猜妬菜薹超手回廊串门词韵大众语斗龙舟敦朴额定值儿童福利事业甘蜜搁开勾集归束故态函件合耦禾莠红铅华镫湟波嚼笔骄艳捷黠迥出激战戟枝掘进军灋莅事流徒龙象会楼梯落落芦雪庐冢嫋嫋炮楼鹏擒鹏张平洒泼凶凶清本软腭生不如死盛齿市骏史书通规僮男未极宪令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