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vesper;Venus]∶星名,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史记·天官书》
(2) [Mount Taibai]∶山名,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 峨眉巅。—— 李白《蜀道难》
(3) [Taipai]∶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输(原)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痢疾等。直刺0.5—1寸。灸 3—5分钟
(1).星名,即金星。又名启明、长庚。《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司马贞 索隐:“太白晨出东方,曰啟明。”
(2).古星象家以为太白星主杀伐,故多以喻兵戎。 唐 李白 《胡无人》诗:“云龙风虎尽交回,太白入月敌可摧。” 明 徐复祚 《投梭记·却说》:“太白经天,旄头彻夜光射。”
(3).旗名。 宋 陈亮 《忠臣传序》:“然君父不以无道贬尊,则 武庚 视太白之旗,必有大不忍於此者。”《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馘 安禄山 之首,悬之太白。”
(4).河神名。《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 李善 注引 许慎 曰:“ 冯迟 、 太白 ,河伯也。”
(5).即大白。大酒杯。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上马杯》:“ 莱公 酌太白饮之,曰‘上马杯’。” 明 高启 《次韵答朱冠君游城西之作》:“笑看明月问狂客,我举太白君当浮。”
(6).山名。在 陕西省 眉县 东南。 唐 李白 《蜀道难》诗:“西当 太白 有鸟道,可以横絶 峨眉 巔。” 王琦 注引 慎蒙 《名山记》:“ 太白山 ,在 凤翔府 郿县 东南四十里,钟西方金宿之秀, 关 中诸山莫高於此。其山巔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 清 黄遵宪 《闻车驾又幸西安》诗:“ 太白 去天真一握,裨瀛环海更西流。”
"太白"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以下从词典角度分点阐释其核心意义及文化关联:
星宿名称
指金星,又称"启明""长庚",是太阳系中肉眼可见的明亮行星。《汉语大词典》记载:"太白,星名,即金星。晨见东方为启明,夕见西方为长庚"(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古代星象学中,太白星主杀伐,常与军事征伐相关联,《史记·天官书》称"太白属金,主兵戈"。
河神传说
作为水神名号,见于《文选·枚乘〈七发〉》"六驾蛟龙,附从太白",李善注引许慎曰:"太白,河伯也"(来源:《昭明文选》卷三十四)。此称谓与黄河祭祀文化密切相关,反映先秦时期自然崇拜特征。
酒星别称
古代诗文常以"太白"代指酒星或酒器,如李适《罢相作》"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中隐含太白指代酒樽的意象(来源:《全唐诗》卷七十)。此用法多出现于唐代文人雅集唱和之作。
人物表字
特指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新唐书·文艺传》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来源:《新唐书》卷二百二)。其字号取自《诗经·小雅》"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暗合金星运行规律,寄寓才思如星辉璀璨之意。
中药名称
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太白"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主要分布于秦岭山脉(来源:《本草纲目》草部第十六卷)。此称谓源于地域性民间命名传统。
“太白”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别称与特性
太白是金星的古称,又称“长庚”(黄昏出现)或“启明”(清晨出现)。古星象学认为太白星主杀伐,常与战争、兵戎关联。例如,李白诗句“太白入月敌可摧”即用此意象表达军事征伐。
文献记载
《史记·天官书》提到“察日行以处位太白”,司马贞索隐进一步解释其晨出东方为“启明”。
太白山位于陕西省眉县东南,以险峻著称。李白《蜀道难》中“西当太白有鸟道”即指此山,形容其地势高绝。
足太阴脾经穴位,位于足内侧第一跖骨小头后下方凹陷处。主治胃痛、腹胀、吐泻等脾胃疾病,针灸时直刺0.5—1寸,可灸3—5分钟。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领域(如中医穴位操作、太白山地理等),可查看相关来源。
安徽百顺百依不瞅人不吝指教巉空雠订丑讦粹正戴丘跌风东西都座改絃更张甘盘校尉构赏管当贯叙规冀罟客寒卉洪炉燎发黄参怙富建瓴矫俗机捕官进出口商品检验矿藏狂士困畏拉洋片厘妇弄堂房子録书谩嗟面誉背毁庙碑南南合作皮剥所破天荒墙脚器局倾巢倾灭勤俭持家嗓嗑散袒杀菌折声摄事食藏示意私饱司令堂选僞孔传悟发阢陧无为之治嫌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