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困畏的意思、困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困畏的解释

(1).怯弱。《庄子·列御寇》:“缘循、偃佒、困畏不若人,三者俱通达。” 郭象 注:“困畏,怯弱者也。”

(2).围困拘囚。《文选·班昭<东征赋>》:“入 匡 郭而追远兮,念夫子之厄勤;彼衰乱之无道兮,乃困畏乎圣人。” 吕向 注:“《论语》云:‘子畏於 匡 ’,言遭 匡 人围之也,念衰乱之代,使圣人困厄勤苦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困畏”属于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与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一、字义溯源 “困”字在《说文解字》中释作“故庐也”,本义指房屋破败,引申为窘迫、艰难的状态。“畏”甲骨文作手持杖形,表威慑义,《尔雅·释诂》注“威则民畏之”,后衍生出畏惧、敬畏之意。二字结合构成反义复合结构,既包含客观处境之困顿,又蕴含主观心理之畏怯。

二、文献训释 《庄子·列御寇》郭象注:“困畏而拙难”,成玄英疏解为“遭困而畏惧”,此处强调困境引发的心理震慑。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论及复合词构词规律时,以“困畏”为例说明“二字相济以成其义”的特征,即客观困境与主观畏怯的相互作用。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鲜见使用,学术研究建议参考国家语委“古代汉语语料库”及中华书局点校古籍进行深度考证。

网络扩展解释

“困畏”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其解释主要来源于古典文献及权威词典:

一、基本释义

  1. 怯弱、懦弱
    指因性格或心理上的畏惧而表现出软弱状态。

    • 文献例证:《庄子·列御寇》中提到“困畏不若人”,郭象注解为“困畏,怯弱者也”,强调人在能力或心态上的不足。
  2. 围困拘囚
    指被外部环境或势力限制自由,陷入困境。

    • 文献例证:班昭在《文选》中写道“困畏乎圣人”,吕向注引《论语》中子畏于匡的典故,描述圣人遭遇围困的境遇。

二、用法与辨析

三、总结

“困畏”在古籍中兼具主客观双重含义,既指内在的怯弱,也指外在的受困状态。使用时需根据上下文区分,优先参考《庄子》《文选》等经典文献的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层岩倡女乘石成套戳刺感代明弹壳丹梯导体帝纮俄刻鹅帽贰事反脣相讥蕃鲜風鶴佛曲附爱腹诽扶舁干忽剌高亲钩排过给过节儿好生何向黄庐家累茧栗犊禁内羁望际遇风云沮诘孔鼎灵祚篇子平伏破璧毁珪墙仞迁建千里月清呗让座认保状闰徵骚驿涉道涉难绳案沈健涉阅十二相属税源斯里兰卡锁怨陶沐献状贤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