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候的意思、台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候的解釋

敬辭。用于問候對方寒暖起居。 宋 歐陽修 《與韓忠獻王書》:“冬序始寒,不審台候動止何似?” 宋 蘇轼 《與楊元素書》:“比日履茲微涼,台候何似?”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台候”是一個古代漢語中的敬辭,主要用于問候對方的日常生活起居,表達對對方的關切與尊重。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1. 核心定義
    “台候”是書信或對話中表示敬意的問候語,特指詢問對方的寒暖、健康、起居狀況。例如宋代歐陽修在書信中寫道:“冬序始寒,不審台候動止何似?”(《與韓忠獻王書》),蘇轼亦用“比日履茲微涼,台候何似?”表達關切。

  2. 詞語構成

    • 台:原指高台或官府前的平台,後引申為對尊貴人物的敬稱(如“台端”“台鑒”)。
    • 候:本義為“等待”,此處指“問候、關切”。
      組合後,“台候”字面可理解為“恭候于尊台前問候”,後簡化為對尊者的問候敬辭。

二、使用場景

  1. 曆史語境
    主要用于宋代及之後的文人書信往來,體現文雅與禮節,常見于士大夫階層。
  2. 現代適用性
    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偶見于仿古文體或特定禮儀場合(如傳統書畫題跋、戲曲台詞)。

三、相關延伸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用例,可參考歐陽修、蘇轼等宋代文人的書信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候

台候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台”和“候”兩個字組成。以下是對台候的詳細解釋。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台候的部首是“台”字頭,并且是一個獨體字,沒有拆分的部首。它的筆畫數為5畫。

來源

台候在古代常用于指示某人出現、到達或等候的地方或位置。它是由“台”和“候”兩個字合并而成。其中,“台”表示地方或位置,而“候”表示等待。

繁體

台候的繁體字為「臺候」。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台和候字寫法有所不同。在古代,“台”字是由兩個單獨的元字組成,上面是“人”,下面是“彡”。而“候”字則由“人”和“口”兩部分組成。

例句

1. 他在火車站的候車台上等待着朋友的到來。

2. 台候人的吩咐,你必須仔細聽從。

組詞

組合台候和其他字形成其他詞彙,例如:

1. 台候申報

2. 台候室

3. 台候某人到達

近義詞

和台候意思相似的詞語有:“等候、守候、待候”。

反義詞

與台候相反意思的詞語有:“告别、離開、遠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