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拘缨的意思、拘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拘缨的解释

亦作“ 拘癭 ”。传说中的北方古国名。《山海经·海外北经》:“ 拘缨之国 ,在其东,一手把缨。一曰 利缨之国 。” 郭璞 注:“或曰缨宜作癭。” 袁珂 校注:“《淮南子·墬形篇》有 句婴民 ,即此。 高诱 注云:‘ 句婴 读为九婴,北方之国。’……缨,正宜作癭。癭,瘤也。多生於颈,其大者如悬瓠,有碍行动,故须以手拘之,此‘ 拘癭之国 ’之得名也。作 拘缨 者,同音通假,实亦 拘癭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拘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未见收录,其使用极为罕见,可能为古代文献中的特定用词或通假字。根据字形与古籍线索推断,其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境分析:

  1. 字义解析与古义推测

    • 拘:本义为拘留、限制(《说文解字》:“止也”),引申为拘泥、束缚。
    • 缨:本义为系帽的带子(《说文解字》:“冠系也”),引申为缠绕、束缚之物。
    • 合义推测:二字组合,“拘缨”可能意指“被帽带束缚” 或更抽象地表示“受礼法、名位等外在事物拘束” 的状态,强调外在形式对人的限制。
  2. 关键文献线索(《庄子》) 该词最著名的出处见于《庄子·至乐》:

    “支离疏者…挫针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则支离攘臂而游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部分版本或注解中,“支离疏”的形象被描述为身体畸形(如颈部生瘤),有说法称其病为“拘缨”(意指颈部拘挛如被帽带束缚)。此说虽流传,但需注意:

    • 主流《庄子》版本(如郭象注本、成玄英疏本)及权威字典(《汉语大词典》、《辞源》)均未直接采用“拘缨”作为病症名。
    • 更常见的解释是“拘挛”或“拘瘿”(颈部拘急生瘤),“拘缨”可能是“拘瘿”的通假或讹写。清代学者郭庆藩在《庄子集释》中倾向于“拘挛”之说。
  3. 结论 “拘缨”并非现代汉语常用词,其确切含义需依托具体古籍上下文。最可能的解释为:

    • 字面/引申义:被帽带束缚;喻指受礼法名位拘束。
    • 《庄子》相关解读(需谨慎):或为“拘瘿”之通假,指颈部拘挛生瘤的病症,用以描述寓言人物“支离疏”的形体特征,进而引申道家“忘形养德”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拘缨”一词有两种不同的含义,需结合文献和语境区分:

一、作为成语(现代引申义)
指过度约束他人或自我限制的行为。

二、作为古国名(古代文献记载)
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原为“拘缨之国”。

注意:现代使用中,“拘缨”的成语含义更常见,而古国名释义多出现在古籍研究领域。

别人正在浏览...

案照遨头北叟边茶不克不王仓琅朝华车公骋快除旧更新貙卒挫劫大白话待援丹心如故达丧灯事耳目官发电厂泛决肥脓横轶黄蒸会茶江左夷吾角奔交绥借筹寖高金景酒阑九遐开大缆索理剧剸繁聆教李时珍祢刺拈毫弄管畔朋清盼攘袪髯孙讪答答地山嘴刹土升假蛇缨识心手长收帘税章素诚提休同条共贯推陨无乐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