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埏垓的意思、埏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埏垓的解释

指广阔的大地。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窃思 河 出 崑崙 墟,其势定可吞埏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埏垓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生僻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构字本源及古籍用例中溯源。以下从权威辞书及文献角度进行考释:


一、字义溯源

  1. 埏(yán)

    《说文解字·土部》释为“八方之地也”,本义指大地的边际。李善注《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引《汉书音义》:“埏,若瓮埏,地之八际也”,引申为辽远边界㊟¹。

  2. 垓(gāi)

    《说文》训“兼垓八极地也”,《淮南子·道应训》高诱注:“垓,垓埏,四方之界也”,特指极远之地或九州之外㊟²。


二、复合词释义

埏垓为同义复词,表“极边远之地”,常见于汉赋与史籍:


三、文献用例

  1. 司马相如《封禅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上畅九垓,下溯八埏”㊟¹,以“九垓八埏”对举,极言天地之广。

  2. 《汉书·礼乐志》:

    “专精厉意逝九垓,纷云六幕浮大海”,颜师古注:“垓亦埏也,言其际极尔”㊟²。


四、现代辞书释义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103页明确释义:

埏垓(shān gāi):

指天地的边际。亦泛指广袤的大地。㊟³

《辞源》(修订本)第649页:

复合词表“八极之内”,源于汉赋对宇宙疆界的哲学化表述。㊟⁴


参考文献

㊟¹ 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年版,卷四十八。

㊟² 班固《汉书·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卷二十二。

㊟³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3页。

㊟⁴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第649页。

(注:因古籍原文无直接网络链接,标注纸质权威出版物信息以符合学术引用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埏垓”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1. 基本含义
    指广阔的大地,侧重空间范围的辽阔性。该词由“埏”和“垓”组成:

    • 埏(shān):本义为地的边际,如“八埏”指八方极远之地。
    • 垓(gāi):原指九重天或九层地,后引申为极远之处,如“九垓”。
  2. 与“垓埏”的区别
    倒序词“垓埏”(gāi shān)则指天地的边际,源自司马相如《封禅文》“上畅九垓,下溯八埏”,强调天地尽头的遥远意境。

使用场景

补充说明

若需进一步了解该词的用法或例句,可参考字典类工具书或权威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豹侯鼻中隔苍黄翻覆参考书残漏岑参唱筹量沙超石扯掳扯络赤股饬驾穿连传奏萃恶倒贜帝桑第一骨岪蔚赅洽工业国悍鸷黑盒子横谴喉吻潢饰皇孙讙言强嘴拗舌金钗钿合攫杀可便焜烂令盆临机辄断林莽龙杖鸾凤纸没了收密厘密实挠沮馁弃跑狗跒跁倾时秦牢三精山基世契授木输实树衣撕破脸皮头大温熟相距象声西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