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节朔的意思、节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节朔的解释

节日和朔日。亦泛指节日。 唐 无名氏 《冥音录》:“﹝长女﹞每至节朔,輒举觴酹地,哀咽流涕。” 宋 叶适 《沉仲一墓志铭》:“吾赖 仲一 ,常兄事之,然每节朔,束带相看,啜茗径去矣。” 元 关汉卿 《金线池》第四折:“逢个节朔,遇个冬年,拿着这一盏儿茶钱,告哥哥可怜见!”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节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指节日和朔日(农历每月初一),也泛指一般节日。该词常见于古代文献,如:

二、字义拆分

三、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时间流转与岁时更替,常见于古代诗词、墓志铭等文体,强调对时间流逝的感怀或对节日的仪式性表达()。

四、同义词

近义词有“岁时”“节令”,英文可译为 seasonal festivalslunar dates()。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古籍例句或演变脉络,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代汉语辞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节朔》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节朔》是一个中文词语,它可以用来表示月初或一年的开头。在古代,人们常用《节朔》来指代传统的节日或正月初一的庆祝活动。

拆分部首和笔画

《节朔》这个词可以拆分成两个汉字:节(jié)和朔(shuò)。

节的部首是艹,它共有8个笔画;朔的部首是月,它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节朔》这个词源于中国古代历法。在古代的农业社会中,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运行来制定农事和生活的规划。每个月初或年初都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所以《节朔》这个词逐渐形成并被广泛使用。

繁体

《节朔》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節朔」。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的汉字写法中,节的字形与现代相似,但朔的字形稍有不同。朔的古字形是「曰月」,象征着月亮的形状。

例句

1. 这个月的节朔正好是在星期一。

2. 我们要在节朔这天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组词

组词:节日、节气、朔风、朔日。

近义词

近义词:开光、开天、开普。

反义词

反义词:晦朔、望旦。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