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急吏缓民的意思、急吏缓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急吏缓民的解释

对官员严格,对百姓宽和。 宋 王禹偁 《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 太平兴国 八年拜右拾遗,直史馆赐银章朱紱,寻知 许州 。在 许 三年,急吏缓民而已。” 宋 苏舜钦 《论五事》:“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急吏缓民”是一个源自宋代的政治理念类成语,其含义和背景可综合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该成语意为对官吏严格,对百姓宽和,强调治理中应区别对待官员与民众:

二、结构解析

采用对比修辞手法:

三、历史出处

主要见于宋代文献:

  1. 王禹偁《谏议大夫臧公墓志铭》记载臧丙治理许州时“急吏缓民而已”
  2. 苏舜钦《论五事》提出“急吏缓民,则吏不可纵,政之大功也”

四、应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治国策略或评价官员政绩,现代可引申为:

五、延伸思考

这一理念与《论语》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思想相通,反映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官民分治”的治理逻辑。当代公共管理中,仍可借鉴其区分责任主体、差异化施策的思维。

网络扩展解释二

《急吏缓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急吏缓民》是一成语,意思是官员办事迅捷,对百姓却拖延慢办。

拆分部首和笔画

《急吏缓民》这个成语的拆分为:

"急" - 部首是心,笔画数是9;

"吏" - 部首是口,笔画数是6;

"缓" - 部首是纟,笔画数是11;

"民" - 部首是氏,笔画数是5。

来源

《急吏缓民》这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警世通言》故事《善财奉公》。

繁体

《急吏緩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急吏缓民"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一致。例如:「急吏緩民」、「急吏緩民」等。

例句

1. 这位官员对待百姓总是遵循着《急吏缓民》的原则。

2. 领导要求我们不要成为一个急吏缓民的典型。

组词

1. 急不可耐

2. 吏治

3. 缓慢

4. 民众

近义词

1. 勤政廉洁

2. 效率低下

3. 待遇平等

反义词

1. 急公好义

2. 急于求成

3. 缓急相济

别人正在浏览...

白炽灯宾道博硕肥腯不入用不衷沉渣初冠代官淡不剌邓虏沦敦法事讽绎佛手祓瑕扞城根苗构堂罐子玉皇灼户下护胸阶戺际遇风云句调决决刊润阔臆雷訇理丝柳菌鸾轸芒神民官命终民彝女牛批帖乾坼慊吝清酒轻辔秋坻奇致曲水蛇缨失养霜佩殊死私说太霞提剑棁杖万灵位地违怨文光骛华无线电台显祖扬名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