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积仓的意思、积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积仓的解释

贮存谷物的粮仓。《诗·大雅·公刘》“迺积迺仓” 毛 传:“言民事时和,国有积仓也。” 唐 柳宗元 《兴州江运记》:“增石为防,膏我稻粱;岁无凶灾,家有积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积仓(jī cāng)是古汉语复合词,由“积”(积聚、储存)和“仓”(粮仓)构成,字面意为积聚粮食的仓库,特指国家为储备粮食、应对灾荒或战乱而设立的官方粮仓。其核心含义强调粮食的系统性储存与战略储备功能。以下是详细释义:

一、基本释义

指官方建立的粮食储备仓库,用于在丰年收购、储存粮食,在荒年或战时开仓赈济、平抑粮价,体现古代“以丰补歉”的仓储思想。其功能侧重于长期储备与宏观调控,区别于短期周转的普通粮仓。

二、具体功能与历史背景

  1. 防灾备荒

    积仓是古代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如战国时期李悝推行“平籴法”,通过政府调控粮仓(含积仓)平衡粮价,保障民生。

    来源:《汉书·食货志》载:“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故善平籴者,必谨观岁有上中下孰(熟)。”

  2. 战略物资储备

    在军事层面,积仓为军队提供长期粮草支持,如汉代边郡设“常平仓”兼具积仓功能,巩固边防。

    来源:《后汉书·刘般传》:“常平仓外,请增置积仓。”

三、文化意义

“积仓”承载儒家“仁政”思想,象征国家治理能力。《礼记·王制》强调:“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积仓是实现“蓄积足恃”的核心手段,体现“藏富于国”的治理智慧。

四、权威词典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释“积仓”为“贮存粮食的仓库”,并引《逸周书·文传》:“有十年之积者王,有五年之积者霸。” 强调其与国家强盛的关联。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2年,第5卷第128页。

  2. 《辞源》(第三版)

    释义侧重其政策属性,指出积仓属“常平仓、义仓等官仓系统”,是古代平抑粮价、赈灾济民的重要制度。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034页。

五、现代引申

在当代语境中,“积仓”可隐喻系统性资源储备,如“知识积仓”“数据积仓”,强调对关键资源的长期积累与战略管理,延续其“未雨绸缪”的核心内涵。

网络扩展解释

“积仓”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贮存谷物的粮仓,常见于古代文献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词义解析

  1. 基本定义
    “积仓”指古代用于储存粮食的仓库,强调谷物积累与储备的功能。其中“积”意为积累、聚集,“仓”即粮仓。

  2. 文献出处

    • 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迺积迺仓”,汉代毛亨注解为“民事时和,国有积仓”,指百姓农事顺利、国家粮仓充盈。
    • 唐代柳宗元在《兴州江运记》中亦提到:“岁无凶灾,家有积仓”,描述丰收年景下百姓家中储粮充足。
  3. 延伸内涵
    该词常与农业社会的稳定性和治理能力相关联,既体现粮食储备对国家民生的重要性,也暗含“丰年备荒”的治理理念。


使用场景


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例句,可参考《诗经》及唐代柳宗元相关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白镴摆踪宝肆粃缪鄙谬镵石传教师当耍刀具钓鼇客顿踣呃吓坊牌風聲婦人高屋帽观察员归根晷昃古气辜射还省后齿黄星靥璯弁祸水剑鸣简质记分金镑宽裕老物练日龙阁録问麪条名阀谜子南山寿倩代乾酢酒窃案请婚清议堂穷乌趋利避害取索刹车侍姬市情事实婚霜锸水米无干肆长肆忿私窠宿狱韦弦之佩瓮瓦物变闲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