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苓的意思、芳苓的详细解释
芳苓的解释
香草名。
指莲。《文选·枚乘<七发>》:“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李善 注:“苓,古莲字也。”《文选·曹植<七启>》:“寒芳苓之巢龟,膾西海之飞鳞。” 李善 注:“《史记》曰:‘有神龟在 江 南嘉林中,常巢於芳莲之上。’苓与莲同。”
词语分解
- 芳的解释 芳 ā 花草的香气:芳香。芳草。芳菲(a.花草的香气;b.指花草)。芳馥。芳馨。芬芳。 喻美好的:芳名。芳龄(年龄,用于少女)。芳姿(美好的姿态,用于少女)。芳邻(关系融洽的邻居,用作敬辞)。流芳百世
- 苓的解释 苓 í 指“茯苓”。 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 古同“零”,零落。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芳苓”是一个典雅的古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香草或香花,常带有美好的象征意义。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 字形结构与基本含义
“芳苓”由“芳”与“苓”两个单字复合而成。
- 芳 (fāng): 本义指花草的香气,引申为香草、花卉,也泛指一切美好、芬芳的事物或德行。在“芳苓”中,“芳”强调了其具有芬芳的特质。
- 苓 (líng): 在古代汉语中,“苓”主要有两种含义:
- 指茯苓: 一种生长在松树根部的菌类药材,中医认为其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功效。它本身并无显著香气。
- 指卷耳(苍耳): 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学名:Xanthium sibiricum),其果实苍耳子可入药。古人也称其为“苓”。
- 泛指香草或蔓生植物: 在文学作品中,“苓”常被用作香草的通称或泛指,尤其在“芳苓”一词中,此意更为突出。
- 合义: “芳苓”结合二字,核心含义是指散发着芬芳气息的香草或香花。它并非特指某一种具体的植物(如茯苓或卷耳),而是侧重于描绘这类植物气味芬芳、形态美好的特性,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和审美意象。
二、 文学与文化意蕴
“芳苓”一词在古典文学,尤其是诗词歌赋中频繁出现,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 美好品德的象征: 如同兰草、蕙草等香草一样,“芳苓”常被用来比喻君子高洁的品格、忠贞的情操或贤能的人才。其芬芳象征着内在德行的馨香远播。
- 理想境界的意象: 在描绘仙境、隐逸之地或理想中的乐土时,“芳苓”常与其他香草并提(如“兰”、“芷”、“荃”),共同构成远离尘嚣、纯净美好的自然图景,寄托了文人的精神追求。
- 爱情的隐喻: 因其芬芳美好,“芳苓”有时也用来象征美好的爱情或心仪的女子。
三、 经典文献例证
“芳苓”的运用源远流长,在重要典籍中可见:
- 《楚辞》传统: 虽然“芳苓”一词未直接出现在屈原的《离骚》中,但其意象与《楚辞》大量运用香草(“香草美人”传统)以喻高洁的创作手法一脉相承。后世文人创作深受此影响,常将“芳苓”纳入这一象征体系。例如,汉代王逸在注释《楚辞》时对香草的阐释,为理解包括“芳苓”在内的香草意象提供了文化背景 。
- 汉赋与乐府: 在汉赋及乐府诗中,“芳苓”常作为点缀美好环境的意象出现。如班固《西都赋》描绘上林苑的奇花异草,虽未明列“芳苓”,但类似“茈萁芸蒩,昌本深蒱,芝荋菫荁,蘘荷芋渠”的铺陈,展现了当时对各类香草(包括可能被泛称为“芳苓”者)的欣赏 。
- 后世诗词: 历代诗人词人常在作品中运用“芳苓”营造意境。如唐代诗人可能用它描绘山野幽香(虽具体诗句需查证,但此意象符合唐诗常见手法),宋代词人可能借其抒发高洁情怀或隐逸之思。
四、 权威词典释义
权威汉语工具书对“芳苓”的解释可资参考:
- 《汉语大词典》: 将“芳苓”解释为“香草名”,明确指出其作为香草通称的性质 。
- 《辞源》(修订本): 释义为“香草名”,并常引用古文献例句说明其用法 。
- 《古代汉语词典》: 同样释义为“香草名”,强调其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
“芳苓”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古汉语词汇,意指芬芳的香草或香花。它超越了具体植物的指称,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常用于象征高洁的品德、美好的理想境界或纯洁的情感。其魅力主要体现在古典文学作品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香草意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芳苓”,需结合其字形本义、文学象征及文化背景进行综合把握。
网络扩展解释
“芳苓”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一、基本释义
-
香草名
指代一种芳香植物,常与莲相关。部分文献注释中,“苓”为“莲”的古字,如《文选·枚乘<七发>》提到“蔓草芳苓”。
-
特指莲(荷花)
在《文选》李善注中明确解释:“苓,古莲字也”,并引《史记》中“神龟巢于芳莲”的典故佐证。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 古典文学例证
- 枚乘《七发》:“漃漻薵蓼,蔓草芳苓”,描绘水边香草与荷花交织的自然景象。
- 曹植《七启》:“寒芳苓之巢龟”,以“芳苓”暗喻莲花的清雅。
三、字形与词源
- “苓”与“莲”的关系
李善在《文选》注中多次提及“苓”通“莲”,说明两字在古文中的互通性。
四、现代引申义
- 作为人名的寓意
现代常将“芳苓”用于女孩名,寓意品德高洁、容貌秀美(如五行属木,象征生机与温厚)。此用法为现代引申,非古典原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背景,可参考《文选》相关篇目或汉代典籍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傍门包举冰消瓦解薄利长啸台醇茂村疏呆头隄工队部鹗龟燔石瀪漩废王阜昌高勋谷口耕后评黄海黄韭荟集毁折降恕挤夺经论精英靳巧急世九白之贡集萤累然篱门留宿论笃罗音排拨赔不是纰软铅坑清殄轻重量级秋瑾取胜赏进上市省地十二女艏楼熟耕损己利人俗谈拓工陶犬瓦鸡佻诡退率为我无声乐相去贤质写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