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麴尘的意思、麴尘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麴尘的解释

亦作“麯尘”。1.酒曲上所生菌。因色淡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 唐 谷神子 《博异志·阎敬立》:“须臾吐昨夜所食,皆作朽烂气,如黄衣麴尘之色,斯乃櫬中送亡人之食也。” 清 钱谦益 《蜡梅》诗之一:“ 罗浮 曾见梦中身,髣髴新粧改麴尘。”

2.借指柳树,柳条。嫩柳叶色鹅黄,故称。 唐 唐彦谦 《黄子陂荷花》诗:“十顷狂风撼麴尘,缘堤照水露红新。” 宋 张先 《蝶恋花》词:“柳舞麴尘千万线,青楼百尺临天半。”参见“ 麴尘丝 ”。

3.初春时嫩柳倒映水中而呈鹅黄色的春水。 前蜀 毛文锡 《虞美人》词:“垂杨低拂麴尘波,蛛丝结网露珠多。” 清 夏葛 《渡江云》词:“风信峭,麴尘新涨,千片已东流。”

4.指茶。 唐 白居易 《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诗:“阳添勺水煎鱼眼,末下刀圭搅麴尘。” 唐 白居易 《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白瓷甌甚洁,红炉炭方炽。沫下麴尘香,花浮鱼眼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麴尘(qū ché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古雅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酒曲发酵产生的菌尘

指酿酒过程中,酒曲(发酵剂)表面自然滋生的淡黄色菌丝或粉尘。《汉语大词典》明确记载:“麴尘,酒曲所生的细菌,色微黄如尘。” 古代酿酒时,曲块在湿热环境中发酵,表面会覆盖一层细密的黄绿色霉菌(现代微生物学称为“米曲霉”),古人观察此现象,以“尘”喻其细微飘散之态。这一含义直接关联古代酿造工艺,体现了先民对微生物活动的朴素认知。

二、引申义:淡黄绿色的代称

因酒曲菌尘呈柔黄绿色调,该词被引申为描述类似自然事物的色彩:

  1. 柳色:初春柳叶嫩芽的淡黄绿色。唐代白居易《杨柳枝词》中“枝袅轻风似舞腰”一句,即以“麴尘丝”形容柳条色泽;
  2. 桑叶:幼嫩桑叶的浅青黄色,《周礼·天官·内司服》郑玄注提及“鞠衣”(王后礼服)颜色“象桑叶始生”,即“麴尘”之色;
  3. 茶水:唐宋茶诗中常用以指代茶汤的淡黄绿色,如陆游“茶煎小鼎初翻浪”中隐含的视觉意象。

三、文化意象:春意与诗意的象征

在古典文学中,“麴尘”超越其物理属性,成为重要的审美符号:


参考资料来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白居易《杨柳枝词》(《全唐诗》卷四百五十四)
  3. 《周礼注疏》(郑玄注,贾公彦疏)
  4. 杨万里《过扬子江》(《诚斋集》卷二十七)

网络扩展解释

“麴尘”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主要包含以下三层解释:

  1. 比喻平凡不起眼的事物或人
    由“麴”(酿酒用的发酵剂)和“尘”(尘土)组合而成,字面指酿酒过程中产生的麴曲碎屑或沉淀物,引申为普通、不显眼的存在。例如形容低调的人物或日常琐事()。

  2. 指酒曲上的淡黄色菌类或颜色
    因酒曲发酵后表面菌丝呈淡黄色如尘,故“麴尘”可代指淡黄色。唐代《博异志》中描述亡者祭品颜色时,用“黄衣麴尘”形容腐朽感()。

  3. 文学中借指柳树或柳条
    因嫩柳叶色近似麴尘的淡黄,古人常用此词代指柳树。如宋代张先《蝶恋花》中“柳舞麴尘千万线”,即以“麴尘”比喻随风飘动的柳条()。

注意:该词多用于古代诗文,现代较少使用。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尤其是涉及颜色或植物描写时,可能指向后两种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色人种白鷰白贼报可罢去辨正闭门墐户苍兕残氓常生迟徐簇蚕带钩道地底平冬闲斗艶争妍敦序垛积垛募烦暴犯寡丰容靓饰風憲官逢源寒齑还不够昏顽靖节征士龙草书茏茸脉息磨揣女宫赔偿棚屋片合坯墣七典祈瘗人民团体尚平沈楞硕儒斯洛文尼亚酸声桃花佗人填鸭婷娉体物缘情脱节托性挽夫畏首畏尾武昌官柳相和歌香山陷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