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抚慰。《汉书·翟方进传》:“是以广立王侯,并建曾玄,俾屏我京师,绥抚宇内。”《旧唐书·令狐楚传》:“ 楚 绥抚有方,军民胥悦。” 清 薛福成 《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二月三十日》:“其用意在绥抚其民人,辑和其部族,垦闢其荒地,联络其邦交,沉几观变,引而不发。”
“绥抚”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uí fǔ,其核心含义是通过安抚、抚慰的手段来平定人心或稳定局势。以下是详细解释:
“绥抚”强调以非暴力方式达成稳定,常见于历史文献和政治策略中,适用于需要缓和矛盾、安定人心的情境。如需更多例句或出处,可参考《汉书》《旧唐书》等典籍。
绥抚(suí fǔ)是一个汉字词语,具有使人安抚、安慰的意思。它主要用于形容人们对他人情绪的缓和、安抚和宽慰。
绥抚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其中,“纟”是上部分,为纤维类汉字的部首,表示与纤维、纱线等相关。而“卩”是正下方的一部分,为印章类汉字的部首,表示与印章、文书等有关。
绥抚共包含了12个笔画,其中“绥”字有6个笔画,而“抚”字有6个笔画。
绥抚的含义来源于古代的军事用语。在古代,它是指用温和的手段处理边境地区的纷争,稳定边疆,使得边境地区得到安抚和治理。在手写简体中文中,没有对应的繁体字。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对于绥抚这个词,一般采用的是更加经典的书法字体。具体写法可以参考古代字典或碑帖。然而,在现代常用书写中,我们一般使用简化字形。
1. 在社会动荡时期,政府的任务就是要以暴制暴,同时也要绥抚人民的情绪。
2. 面对遇到困难的朋友,我们应该绥抚他们的情绪,给予支持和鼓励。
组词:宽绥、安抚、抚慰、平抚。
近义词:安慰、缓和、抚慰。
反义词:激怒、激励、激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