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母昆弟的意思、从母昆弟的详细解释
从母昆弟的解释
亦作“ 从母晜弟 ”。母之姊妹之子,即姨表兄弟。《尔雅·释亲》:“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仪礼·丧服》:“﹝緦麻﹞从母昆弟。”
词语分解
- 从母的解释 母亲的姐妹。即姨母。《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仪礼·丧服》:“从母丈夫妇人报。” 郑玄 注:“从母,母之姊妹。”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 昆弟的解释 兄和弟,比喻亲密友好昆弟,四体也,故昆弟之义无分。;;《礼仪;丧服》贵昆弟友爱之情详细解释.兄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我请昆弟仕焉。” 唐 陈鸿 《长恨歌传》:“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贵,爵为通侯
专业解析
“从母昆弟”是古代汉语中对亲属关系的特定称谓,其核心含义与血缘亲疏相关。以下从词源、定义、用法三方面进行解析:
一、词源与构词逻辑
“从母”源于《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特指母亲的姐妹(即姨母);“昆弟”在《说文解字》中释为“兄也”,后引申为兄弟的统称。二者组合成“从母昆弟”,字面意为“姨母所生的兄弟”,属同辈旁系血亲。
二、具体定义
在古代宗法制度中,“从母昆弟”专指姨表兄弟,即自己与姨母之子间的亲属关系。此称谓强调母系血缘纽带,如《礼记·檀弓》记载“从母之夫、舅之妻,二夫人相为服”,反映周代已形成系统的姨表亲称谓体系。
三、古今用法差异
- 古代礼法应用:在服丧制度中,从母昆弟属“缌麻亲”,需服丧三月(《仪礼·丧服》),其亲疏度低于堂兄弟而高于表兄弟。
- 现代语义演变:当代多改用“姨表兄弟”表述,但在方言(如吴语区)及古籍研究中仍保留此称。
- 相关称谓延伸:从母姊妹(姨表姐妹)、从母之夫(姨父)等称谓均以“从母”为词根构成完整亲属系统。
网络扩展解释
“从母昆弟”是古代汉语中对亲属关系的特定称谓,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读音与字义
- 读音:cóng mǔ kūn dì(注音:ㄘㄨㄥˊ ㄇㄨˇ ㄎㄨㄣ ㄉㄧˋ)
- 字义解析:
- 从母:指母亲的姐妹,即姨母;
- 昆弟:即兄弟。合称“从母昆弟”即姨母的儿子,即姨表兄弟。
二、文献出处与用法
-
古代典籍依据:
- 《尔雅·释亲》明确记载:“从母之男子,为从母晜弟”(“晜”为“昆”的异体字);
- 《仪礼·丧服》提到丧服制度时,将“从母昆弟”归入“緦麻”亲属范畴(五服中最轻的一种)。
-
常见误解辨析:
- 错误解释:有观点认为指“同母所生的兄弟姐妹”(如),这与古代亲属制度矛盾;
- 正确含义:仅指姨表兄弟,不包含同胞兄弟或姑表兄弟。
三、现代使用与延伸
- 现代替代词:现多用“姨表兄弟”或“表兄弟”表述,该词多见于古籍及文史研究;
- 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代宗法制度中对母系亲属的细致区分,与“从父昆弟”(伯叔之子,即堂兄弟)形成对比。
可通过汉典、国学迷等权威平台(来源1、4、6)查阅更多古籍原文及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阿嚲回保宁常玩常则骋朢持枢穿入吹拂初醮蹙融堆冰耳鬓厮磨二十一史腑肺附随槅窗广义相对论捍御黑木耳恒久厚膜集成电路黄犬恛恛忽骤简散借客报仇解探诀法夸娥氏昆府拉场拉齿了手礼先壹饭论质美措盟首拿错南辕能为奴隶骈蕃僻静赏句上能升任深思市伯双凫树桄水贩褪淡仙虫鲜乏香饼详注仙茅邂逅相遇息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