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old down a job without doing a stroke of work] 指空占着职位,什么事也不做,白吃闲饭。后亦用作谦词,表示未尽职守
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汉书·朱云传》
虚食重禄,素餐尸位。——汉· 王符《潜夫论·思贤》
谓居位食禄而不尽职。《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孔子 所谓‘鄙夫不可与事君’,‘苟患失之,亡所不至’者也。” 颜师古 注:“尸位者,不举其事,但主其位而已。素餐者,德不称官,空当食禄。” 三国 魏 曹植 《矫志》诗:“芳树虽香,难以饵鱼,尸位素餐,难以成居。” 明 梁辰鱼 《浣纱记·擒嚭》:“你这尸位素餐的老贼!” ********* 《办事上需要的几个条件》:“除了尸位素餐的官吏,坐领干薪的蠹虫及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外,大概都不能和办事绝缘。”
“尸位素餐”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详细释义:
指空占职位却不履行职责,白拿俸禄或享受待遇。常用来批评官员或管理者不作为,也用于自谦。
某些部门领导长期尸位素餐,导致民生问题积重难返。
邹韬奋曾自嘲:“我若无所作为,便与尸位素餐无异。”
近义词 | 反义词 |
---|---|
饱食终日 | 克勤克俭 |
不劳而获 | 鞠躬尽瘁 |
通过分解词源、结合典故,可以更深刻理解这一成语对“在其位不谋其政”现象的批判性。
《尸位素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只占着某个职位或头衔,却不具备实际能力或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意味着这个人不但虚假地占有着一份工作,还得到了工作的报酬。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权力腐败、************、拜金主义等不正当行为。
《尸位素餐》这个成语的主要部首是“尸”(尸体),它的部首是尸,总笔画数为11。
《尸位素餐》最早可追溯到中国明代文学家杨凌的《近思录》中:“尸位素餐,人不可得而食也。”此后,这个成语被广为使用,成为常用的词语表达。
繁体字为「屍位素餐」。
在古代,这个成语的汉字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有时会将“尸”写作“屍”,但意义相同。
"他只是一个尸位素餐的公务员,没有任何实际工作,却领取着高额的薪水。"
- 尸位素餐者
- 尸位素餐文化
- 尸位素餐现象
- 尸位素餐政治
职位虚高、假职位
能力出众、实至名归
闇穆焙人便捷表范敝化不名一钱苍狗白衣乘疑可间饬射醇峻村旆磋议代马颠扑刁健地分丁田短券方伯连帅费话分儿观玩聒扰红窗听艰苦奋斗挢首寖急炕桌儿磕答渴乏窥戎六花面如冠玉男低音千红万紫蕎麦毬灯圈闭泉户荣纷涉略摄衰侍祠官市景衰政梳齿水至清则无鱼水中捞月水涨船高水性杨沓障腾跃通梭五彩衣飨帝嫌好道恶纤啬小登科狭迮挟带偕行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