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私押的意思、私押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私押的解释

当铺未向官府纳税而暗中营业之称。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杂课·当税》:“私押暗当,未经纳税,经承阴受其赂,瞒官不报。”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私押"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未经官方授权或法律程序,私自扣押、扣留人或财物。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历史或法律相关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私”的含义

    指非官方的、个人的、秘密的行为,强调行为的非法定性或非公开性。

  2. “押”的含义

    本义为签字画押,引申为拘禁、扣留、抵押财物等强制行为。

  3. 合成词“私押”

    即“私自扣押”,指个人或非官方机构擅自实施拘禁、扣留等行为,缺乏法律依据或程序正当性。

    示例:清代文献中常见“私押人质”“私押货物”等表述,均指向非法拘禁或强占。


二、古籍与权威辞书溯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收录“私押”词条,释义为:“私自拘留人或扣留财物。”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10卷,第106页。

  2. 《近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以明清小说为例证,如《醒世姻缘传》中“私押良民”,强调其违法性。

    来源:白维国主编《近代汉语词典》,第1287页。

  3. 清代律法文献

    《大清律例·刑律》明令禁止“私押人犯”,违者按律惩处,印证其非法属性。

    来源:《大清律例通考校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三、现代使用与法律关联

尽管“私押”在现代法律术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其概念与以下行为高度相关:


四、语义辨析

需区别于以下近义词: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第十卷)[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
  2. 白维国. 《近代汉语词典》[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3. 马建石,杨育棠. 《大清律例通考校注》[M].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Z]. 2020修正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Z]. 2021施行版.

(注:因古籍及专业辞书无公开电子版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文献信息;法律条文可参考全国人大官网 http://www.npc.gov.cn/

网络扩展解释

“私押”是一个历史术语,主要指清代未向官府纳税而暗中营业的当铺。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私押指当铺在未向官府缴纳相应税款的情况下进行秘密经营的行为。这类当铺通过贿赂官员逃避监管,属于非法经济活动。

  2. 词源与结构

  1. 扩展解释
    “押”在汉语中本义为签名或抵押(如画押、典押),后衍生出拘留、押送等含义。但“私押”特指非法当铺经营场景,与常规“押”的含义不同。

  2. 历史背景
    清代对当铺征收营业税(当税),私押行为反映了当时民间经济活动的监管漏洞与官商勾结现象。

该词属于特定历史语境下的经济术语,现代已较少使用。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福惠全书》等清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八彩薄耆草签长绝禅宫搀袭笞髡楚管春枯词正理直等价连城杜邮之赐肺腑之言分彊分省佛头青改变鹤眠鸿胄画绘黄庭坚蕉红椒屋羁肠祭侯巨帙可愿枯木龙吟乐郊缕綦率土之滨没劲眇质名同实异咆咻平安无事平目披书破使裒览钱布愆咎穷弱柔谦色飞眉舞设泭申禀水口酥胷特克斯群岛和凯科斯群岛亭户提升未成一篑乌头网无遮斋巷伯向事享誉小男妇女洗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