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死心塌地的意思、死心塌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死心塌地的解释

(1) [whole heartedly;be dead set on;slavishly]

(2) 形容定下主意,不再改变

肖让听了,与 金大坚两个闭口无言,只得死心塌地,再回山寨入伙。——《水浒传》

(3) 心甘情愿

刘唐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接着,只是叫人死心塌地。——《水浒》

详细解释

亦作“ 死心踏地 ”。亦作“ 死心搭地 ”。1.心里踏实;放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四折:“这 洛阳城 刘员外 ,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纔死心塌地。”《水浒传》第十六回:“ 刘唐 揭起桶盖,又兜了半瓢吃,故意要他们看着,只是叫人死心搭地。”

(2).一心一意,不作他想。《三国演义》第八八回:“丞相若肯放兄弟回去,收拾家下亲丁,和丞相大战一场,那时擒得,方才死心塌地而降。”《西游记》第二十回:“那獃子纵身跳起,口里絮絮叨叨的,挑着担子只得死心塌地,跟着前来。” 老舍 《骆驼祥子》十五:“要不这么冤你一下,你怎会死心踏地的点头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死心塌地”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四字成语,其核心含义指“主意已定,决不改变”。该词属于联合式结构,由“死心”(断绝念头)和“塌地”(彻底落实)两个动宾短语组成,常作谓语、定语或状语使用,多含贬义色彩,常见于描述盲目追随或顽固坚持的行为。

从词源学角度考证,该成语最早见于元代乔吉的杂剧《鸳鸯被》:“这洛阳城刘员外,他是个有钱贼,只要你还了时,方才死心塌地。”此处通过戏剧对白,生动展现人物决绝的心理状态。明代吴承恩在《西游记》第三十六回中亦有“沙僧死心塌地要保唐僧”的表述,进一步强化了该词形容忠诚不渝的语境特征。

在语义演变过程中,《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定义为“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多含贬义)”,而《汉语成语大词典》第2版特别强调其“多用于否定他人盲目坚持错误立场”的语用功能。现代语言实践中,该词常见于两种语境:一是描述员工对企业决策的盲目执行,如“管理层要求员工死心塌地落实新规”;二是反映粉丝对偶像的非理性追随,如“部分青少年对网红主播表现出死心塌地的崇拜”。其近义词包括“至死不渝”“执迷不悟”,反义词则有“三心二意”“见异思迁”等。

网络扩展解释

“死心塌地”是汉语成语,拼音为sǐ xīn tā dì,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解释:

基本释义

  1. 原意:指彻底断了念头,不再有其他打算,常用于形容下定决心后不再改变。
  2. 引申义:现多表示心甘情愿地坚持某种选择或态度,含一定贬义,但也可用于中性语境。

出处与典故


用法与结构


近义词与反义词


“死心塌地”既可表达消极的固执(如盲目追随),也可形容积极的坚定(如对理想的坚持),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其核心在于“彻底放弃其他可能性,专注于单一选择”。

别人正在浏览...

百读不厌巴焦抱伏苞乱悖晦抄略笞法初叶撮襟书单调函数丹槛折担杖稻畦帔打哨点触顶多多才多艺鹅栏范长江放大机槁枲诂训学骇鸡毫发丝粟狠劲后来居上怀山襄陵话音浑杂火焰山煎豆摘瓜驾鸟奸刻荠菜羁服荆刘拜杀觉树孔劳蓝黑辽阳鹤陵纵灭此朝食排废溥博轻吕全军覆灭森幻身势学深严射人先射马谥法时名失涂耸出腾播头信完镜诬逮无战效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