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司禄的意思、司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司禄的解释

(1).官名。《周礼·地官·序官》“司禄” 郑玄 注:“主班禄。”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云:“司禄职虽闕,观其序於廩人、仓人、舍人之后,司稼之前,皆为穀米之类,其为颁穀禄於羣臣可知矣。”

(2).星名。文昌宫第六星。《周礼·春官·天府》:“若祭天之司民司禄。” 郑玄 注:“司禄,文昌第六星。”《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六曰司禄。” 司马贞 索隐引《春秋元命包》曰:“司禄赏功进士。”

(3).星名。下台司禄。《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东二星曰下台,为司禄,主兵,所以昭德塞违也。”

(4).星名。《宋史·天文志三》:“司禄二星,在司命北,主增年延德,又主掌功赏、食料、官爵。”

(5).神名。掌司人间禄籍。《新唐书·礼乐志二》:“四时祭 风师 、 雨师 、 灵星 、 司中 、 司命 、 司人 、 司禄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我非仙非鬼, 文昌 司禄 之神也。”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七章第四节:“密宗的做法,和道教有相同的地方……道教的 司命 、 司禄 之神及 泰山府君 ,也见于 密宗 经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司禄是汉语复合词,由“司”(掌管)和“禄”(福气、俸禄)构成,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古代官职名

指掌管俸禄、赏赐的官员。此职最早见于《周礼·天官》,属大司徒管辖,负责考核官吏政绩并确定其俸禄等级。《史记·天官书》亦记载星象中有“司禄”星,象征人间禄位分配,印证其职责与天文观测的关联性。唐代典籍如《通典》提到司禄职能涉及官员勋级核算,是吏治体系的重要环节。

二、道教与民间信仰中的神职

在道教神系中,“司禄”被视为掌管功名利禄的神祇。宋代《文昌孝经》将其列为文昌帝君(主宰文运之神)的辅神之一,称其执掌士人功名簿籍。明清时期,司禄常与“司命”“司灾”等神并称,民间科举考试前多有祭拜司禄神的习俗,祈求仕途顺遂,如《儒林外史》中描述的士人赴文昌宫“求禄”场景即源于此信仰。

文化意义延伸

“司禄”一词浓缩了中国古代“天命观”与“功名意识”,既反映官僚制度中对物质激励的重视,也体现民众对命运支配者的敬畏。其双重含义(官职/神职)在《星经》《道藏》等文献中交织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禄位”符号的具象化表达。


参考来源:

  1. 《周礼注疏》(中华书局点校本)记载职官体系
  2. 《文昌帝君阴骘文》道教经典阐释神职分工
  3. 《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分析民俗崇拜演变

网络扩展解释

“司禄”是一个多义词,其含义根据历史文献和星象学说有不同的解释,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官名

  1. 职责: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官员俸禄的分配与管理。根据《周礼》记载,司禄的职能与粮食仓储、俸禄发放相关,常与廪人、仓人等职位并列。
  2. 历史记载:《周礼·地官》中提到“司禄”为地官体系中的职位,郑玄注解其职能为“主班禄”,即掌管俸禄分配。

二、星名

司禄在不同星官体系中对应不同的星辰:

  1. 文昌宫第六星
    在传统天文体系中,文昌宫由六颗星组成,第六星即“司禄”,象征功名、仕途和人才选拔。《史记·天官书》记载:“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六曰司禄”,司马贞索隐引《春秋元命包》称其“赏功进士”。
  2. 三台星中的下台司禄
    《晋书·天文志》提到,三台六星中的东二星为“下台”,主掌兵事与德政,亦称“司禄”。
  3. 《宋史》中的司禄二星
    另据《宋史·天文志》,司禄二星位于司命星北侧,主掌寿命延长、功勋赏赐及官爵俸禄。

三、神名

在民俗信仰中,司禄被视为掌管人间禄籍(即官职、福禄)的神明。祭祀时,司禄常与司民(掌人口)并列,体现古代对仕途与民生并重的观念。


四、现代衍生含义

部分词典将“司禄”引申为官员的职位与俸禄象征,或用于姓名学,寓意为“福运、权力”。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周礼》《史记·天官书》《晋书·天文志》等古籍,或查看来源网页(如、)。

别人正在浏览...

嗌嗌哀莫大于心死拔短梯牓道陂曲侧不楞车辎处待淳淑大明大长日子掉文袋臷国厄陈饿眼吠嘷风绩甘爽官室行産涵映河市乐人弘赡壶口瀑布建柏节省禁筦静物画金络纪统就傅联翩而至軨积犂生骍角沴烖鹿纵奶娘袅绕鹏虱前头巧克力倾塌认军旗容盛入监油桑穣舍命吃河豚视眺时夏时装表演水净鹅飞书裙腾格铁花桐偶人痛饮剸刦尉律沃润相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