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称演唱大鼓书的女艺人。《人民日报》1950.1.19:“过去被人们称为‘戏子’‘鼓姬’‘卖唱的’‘卖艺的’,今天已经被人们称为‘艺术工作者’‘戏剧工作者’‘曲艺工作者’。”
“鼓姬”是汉语词汇,指旧时对演唱大鼓书的女艺人的称呼,其含义与社会背景密切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定义
鼓姬(拼音:gǔ jī)指过去专门表演大鼓书(一种传统曲艺形式)的女性艺人。这一称呼常见于20世纪中叶之前,带有特定时代色彩。
历史背景与社会地位
在旧社会,鼓姬常与“戏子”“卖唱的”等称呼并列,反映出当时曲艺工作者社会地位较低。例如,《人民日报》1950年提到,这类群体后来逐渐被尊称为“艺术工作者”“曲艺工作者”,体现了社会观念的转变。
字义拆解
该词现已较少使用,更多作为历史词汇出现,其演变反映了传统曲艺从业者从边缘化到受尊重的过程。如需进一步了解大鼓书的具体表演形式,可参考相关曲艺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