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传说中在 句容 句曲山 修道成仙的 茅氏 兄弟。 唐 李颀 《题卢道士房》诗:“秋砧响落木,共坐 茅君 家。” 元 宋无 《游三茅华阳诸洞》诗之二:“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 茅君 。”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句曲玉印》:“ 经元 素事 茅君 ,每岁必祷 句曲 。”参见“ 茅山 ”、“ 茅盈 ”。
茅君是中国道教神话中的重要神仙人物,特指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及其弟茅固、茅衷三兄弟,合称“三茅真君”。其释义与来源如下:
茅君指道教尊奉的茅氏三兄弟,尤以长兄茅盈为代表。据《云笈七签》载,茅盈于西汉初年隐居句曲山(今江苏茅山)修道,后其弟茅固、茅衷弃官相随,三人最终得道飞升,被奉为“司命真君”“定箓真君”“保生真君”。后世尊称其为“茅君”,并以其姓氏命名修道之地为“茅山”。
成道传说
茅盈十八岁入恒山修道,得西王母授道法,后隐居句曲山炼丹济世。茅固、茅衷原为朝廷官员(武威太守、西河太守),受兄长感化辞官寻仙,三人共同弘扬道法。
道教神职
茅君在道教神系中司掌人间生死、福禄,茅山派奉其为祖师。《真灵位业图》将茅盈列为“上清左位”,称“司命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
茅山地名溯源
因三茅君得道,句曲山更名为“茅山”,成为道教“上清派”发源地。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句曲山,本名茅山,以汉三茅君得道于此改名。”
权威参考来源:
“茅君”是道教文化中的经典人物,指在句容句曲山(今江苏茅山)修道成仙的茅氏三兄弟,合称“三茅真君”。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茅君指道教传说中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他们于西汉时期在句曲山(即茅山)修道成仙,被后世尊为“三茅真君”。茅山因此得名,并成为道教上清派发源地。
文化地位
茅氏兄弟在道教中被奉为茅山派祖师,主司人间生死、灾祥。唐代诗人李颀、李商隐等常在诗词中引用茅君典故,如“秋砧响落木,共坐茅君家”(李颀),元代宋无也有“玉案清香彻夜焚,紫烟成盖覆茅君”的描写。
相关传说
据《神仙传》记载,茅君学道二十年后乘羽盖车升仙,留下“茅君骑鹤”的典故。三兄弟中,茅盈(大茅君)被尊为司命真君,茅固(二茅君)为定箓真君,茅衷(三茅君)为保生真君。
延伸影响
茅山道教文化中,三茅真君与炼丹、符箓等传统密切相关,清代俞樾记载时人“每岁必祷句曲”,可见其信仰影响深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神仙传》《茅山志》等道教文献,或参考、3、7、10的诗词与典故解析。
半篮脚班心鲍家句被褡子奔遁辩论瓟瓥餔待采庸诚心正意黜否出群拔萃登迈典厚东倒西欹盖世太保甘醴供侍谷耗换字文章火舌虎皮羊质交底颉曲惊眼挤手捏脚捐募距堙开科快报快马溜撒狂宕痨嗽冷话灵豸隆热龙章凤篆猡猓髦节磨刀水宁王农父驽顽仆夫前作契会秦学渗漓试片瘦缺梳头死丧台符天瓢无可如何显秩宵警小客车隙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