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叙的意思、述叙的详细解释
述叙的解释
亦作“ 述叙 ”。犹叙述。《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常与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教授诸小王,论议经书,述敍平生,雍和终日。”《后汉书·班固传下》:“ 固 又作《典引》篇,述敍 汉 德。”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汶水》:“前有石铭一所, 汉 末 奉高 令所立,无所述叙。”
词语分解
- 述的解释 述 ù 讲话,陈说,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述而不作。 修纂:著述。 循,顺行:“报我不述”。 笔画数:; 部首:辶; 笔顺编号:
- 叙的解释 叙 ù 述说:叙说。叙事。叙话。叙亲。叙旧。 同“序”①②③。 评议等级次第:叙功。叙奖。叙用(分级进用)。叙擢(分级提拔,授予宜职)。 道讲说谈 笔画数:; 部首:又;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述叙"在现代汉语中属于较为书面化且使用频率较低的词语,其核心含义侧重于有条理地陈述、讲述或记载事情。它融合了“述”与“叙”两个语素的含义:
- “述”:指转述、陈述、遵循原有内容进行说明,强调对已有事实或他人观点的传达。如《说文解字》释为:“述,循也。”
- “叙”:指条理分明地陈述、记述、铺陈,强调对事件、过程或思想的组织与表达。如《说文解字》释为:“叙,次弟也。”引申为按次序陈述。
因此,“述叙”的详细释义可归纳为:
按照一定的条理和次序,对事件、经历、观点或知识进行详细的陈述、讲述或记载。 它强调表达过程的条理性、完整性和忠实性,常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指对内容的系统化呈现。
与近义词的辨析:
- 叙述: 最常用,泛指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记载下来或说出来,侧重过程本身。
- 陈述: 指有条理地说出或写出,常用于说明事实、观点或理由,较为客观。
- 讲述: 强调口头上的说、描述,带有一定的生动性。
- 述叙: 书面色彩更浓,更强调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系统完整的表达或记录行为。它隐含了对所述内容的整理和组织过程。
权威来源参考: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单独收录“述叙”词条,但对“述”和“叙”的释义清晰体现了该合成词的核心内涵。“述”释为“陈述;叙述”,“叙”释为“说;记述”。(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 《汉语大词典》:作为大型历时性语文词典,其对“述”和“叙”的古义和引申义有详尽记载,为理解“述叙”的构词理据和语义融合提供了基础。(来源: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编纂,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 语言学著作:在词汇学、构词法研究中,“述叙”作为由两个近义语素(述、叙)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其整体意义是语素义的叠加与融合,强调有条理的表达行为。(参考:现代汉语词汇学相关学术著作)
“述叙”是一个书面语色彩浓厚的动词,意指系统、条理、完整地陈述或记载内容。其使用虽不及“叙述”普遍,但在需要强调表达的系统性、详实性和条理性时,仍是一个可供选择的精准词汇。其权威释义建立在核心语素“述”与“叙”的经典解释之上,并符合汉语联合式合成词的构词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述叙”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ù xù,其核心含义为叙述,即通过语言或文字表达事件、经历或观点。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
“述叙”指有条理地陈述或记录某件事,强调对内容的整理与表达。例如《后汉书》中提到“述敍平生,雍和终日”,即通过叙述生平经历来传递情感。
-
词素拆分
- 述:本义为遵循、陈述,如《说文解字》中“述,循也”。
- 叙:原指次序(如“百揆时叙”),后引申为述说(如“叙事”)。两字组合后侧重“表达与整理”的双重含义。
二、引证与用法
- 古代文献
《后汉书·班固传》中“述敍汉德”指通过文字叙述汉朝的德政。
- 现代用法
现多用于书面语,如“述叙经历”“述叙观点”,与“叙述”同义,但使用频率较低。
三、相关辨析
- 同义词
“叙述”“陈述”“阐述”均可表达类似含义,但“述叙”更显书面化。
- 结构特点
词语结构为“述(半包围结构)+叙(左右结构)”,符合汉语复合词常见形式。
四、使用建议
该词适用于正式文体或文学创作中,日常口语中更常用“叙述”。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可参考《后汉书》相关篇章。
别人正在浏览...
办买保秘被中香炉鞭鞘碧藓操度怅惋出閤待到酖杀担忧敌面对比敦辞防洪渠幡缉分批棼缊阜康赙遗刚格宫宇估产归嗣海贼寒文假充姜桂之性贾田节货进士举开涖口噤兰署连车连榱龙飞沦浃肌髓緑荷包緑油油矛槊密然欧越骈繁漂泛婆罗门咒扑蚩穷俭三畏单老寿征水力发电素守胎食条氏哃疑涂数无名揭帖五情歊蒸